第0021章:驳条陈十事书,官家是我靠山(2 / 2)

从苏良在奏疏与讲演中对新党的恭维、对当下朝政的讽刺,讲到欧阳修、石介等人对苏良的夸赞。

又从民间百姓的流言,讲到当下官员们对苏良的议论。

最后,还将数张不同黑作坊的小报都呈到了御案上。

钱明逸在一旁不断补充。

二人的功课做得尤为充足,足足讲了大半个时辰。

苏良强打着精神,差点儿没有睡过去。

二人讲完后,一脸期待地看向赵祯。

赵祯翻阅着各种类型的小报,喃喃道:“这几张小报的脑图做得不错,文笔也不错,进奏院应该多学习学习,文字再接地气一些……”

听到这些话,王拱辰和钱明逸都有些发愣。

这不是重点啊!

“官家,苏良谤讪朝政、结党谋私,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臣请求罢黜苏良的监察御史里行之职,或外放,或让其入馆阁,他已没有资格再做一名台谏官!”王拱辰重重拱手。

“王中丞、钱正言,我朝言论自由,从不以言获罪,更何况苏良还是一名台谏官,他说一些关于朝廷新政的话语,就算是谤讪朝政了?”

此话,一下子将王拱辰和钱明逸问住了。

当朝言论开明。

汴京城瓦舍里的说书人曾指名道姓地辱骂夏竦和韩琦,都算无罪。

更不用说,一名台谏官发表意见了。

此罪名压根不成立。

王拱辰立即转移话头。

“官家,苏良谤讪朝政,乃是因他欲结私党,助他推崇的官员成为宰执,台谏官有此行为,已失了公允之心,理当重罚!”

结私党,可是大罪。

赵祯从上面缓缓走下来。

“苏良欲结私党?和谁结?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你可知,就在刚刚,苏良从八个方面,结合新政的实际事例揭露了当下新政存在的缺陷。他认为,新政过急过猛,理应停止!这是一名力挺改革派的官员能讲出来的话吗?”

赵祯的语气变得锋利起来。

“朕主张风闻言事,乃是欲防患于未然。但你们呢?罔顾事实,就用这么几张民间小报,便想将一位昨晚一夜未睡,研究新政之失的青年官员拽下马,你们吃饱喝足之后,就不能干一些正事吗?”

赵祯如此发脾气,非常罕见。

王拱辰和钱明逸都懵了,他们根本想不到苏良会批判新政。

二人一时不知如何辩解,只得低头拱手。

赵祯再次走到御案前,冷声道:“苏良是否结私党,三日后,你们自然能知晓。没有其他事情,便先退下吧!”

王拱辰和钱明逸碰了一鼻子灰。

只能无奈退了下去。

苏良朝着赵祯拱手,道:“多谢官家了!”

赵祯露出一抹笑容。

“这是你应得的,好好干,若有问题就像今日这样直接找朕,无须顾虑太多!”

苏良重重点头,拱手谢恩。

赵祯最看重苏良的地方,其实是苏良发自内心的真诚。

没有虚伪,没有阳奉阴违,言行如一,对其更是没有任何隐瞒。

这让他觉得和苏良颇为投缘。

曾经,赵祯对一名青年官员也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但如今那人被战事、被朝堂党争,摧残得已经像是一名无情的政客。

那人,便是当下的枢密副使韩琦。

赵祯不希望苏良为官几年后,也失去赤子之心。

大宋朝,这样既真诚又有治国之才的官员实在是太稀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