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4章:苏景明,你这是与天下官员为敌,欲乱天下!(2 / 2)

即各路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包括各个州府的通判,也拥有监管之责。

监司,也被称为外台,主要受朝中台谏官监察。

“中书、台谏或监司每到月底对下面官员进行考察,对完成之事予以注销,视为政绩。所有朝廷规定期限之事,违限一月以上者问罪,三月以上者降职,半年以上者罢职……”

“同样,台谏与监司、中书互相监管,亦立月报,由官家定赏罚。”

……

苏良解释完毕后,殿内的官员们都认真思量起来。

逐渐明白了苏良的意思。

简单来讲:当下官员处理政事的状态如在花园中散步,而此策要让众官员变成百米冲刺状态。

不然,或降罪,或罢职。

顿时,下面的官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这……这不就是让月月立军令状吗?完不成就要被问罪,如此一来,我们与牛马何异?”

“此策简直是胡闹,正所谓苛政猛于虎,而今苛政,不是于民,而是于官,实乃荒缪!”

“诸位细想,此策若施行,全天下官员都将受到台谏与监司监管,台谏官是要专权啊!”

“此策若行,官衙事务至少会提高两倍之多,完不成就要受罚而不考虑其他原因,这……这不是逼着我们致仕吗?”

“太祖太宗有言,须厚待士大夫官员,这……这是逼得我们要日日在官衙劳作,我不同意,绝对不同意!”

……

朝官们皱着眉头,鲜有认可此策者。

而唐介、包拯、王安石三人听到此策,则是两眼在放光。

此策可激起官员干劲,使得天下官员一心扑在政事上,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官场氛围啊!

他们早就觉得当下大宋的士大夫官员们过得过于安逸。

不过,他们心里想的是裁减冗官。

苏良此策虽非裁官之策,但却胜于裁官之策。

若严格施行,必然能使得庸官、懒官、贪官等各种不良之官难以擢升,甚至离开要职,

此乃百姓之幸,朝堂之幸,社稷之幸也。

但他们也清楚。

提出此策者,必定会引得那些本来以为当官后便可作威作福哪曾想却要做牛做马的官员咒骂。

范仲淹听完后,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

文彦博、夏竦、吴育、张方平等相公,则是纷纷看向坐在御座上的赵祯。

赵祯看完苏良的奏疏后,侧身看向远方,显然是不准备立即表态。

这个态度,意味着赵祯是偏向苏良的。

夏竦想了想,当即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此策绝不可行。”

“其一,有违祖宗之法。”

“我朝设‘变法司’本就是与祖宗之法相背而行,而此策乃是压榨天下士大夫官员之策,我朝若不厚待士大夫,必定生乱,此策实乃乱天下之策,一旦施行,全宋必将乱象重生。”

“其二,易使得台谏专权。”

“而今,台谏已是势大权高,若再施行此策,那天下官员之仕途全都被台谏攥于手中,台谏以个人喜好排除异己,百官将苦不堪言,甚至威胁我大宋江山……”

“其三,此举易逼得官员罢政。”

“各州府之事,多如牛毛,地方州官若月月上报,违限便治罪,那因各种意外导致无法完成的官员,定生不忿之心,一旦累积,必将群起反对,可能会出现集体罢政的骚乱事件……”

……

夏竦的思路非常清晰。

一口气将他能想到的《官员考成策》的劣处尽皆道出。

苏良听完后,面色淡然地回答道:“台谏之权,皆为君授,何来专权之说。而今乃全宋变法之时,非常之时应行非常之事,朝廷需要能臣干吏,若不能行,不如致仕让贤!”

这时,一名官员身形颤抖的走了出来。

他伸出食指,指向苏良:“苏景明,你这是与天下官员为敌,意欲乱天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