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意外绯闻引爆世界(4K)(1 / 2)

第527章意外绯闻引爆世界(4K)

今年的深圳大师赛,是第一次冠军奖金突破60万美元大关的。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想必来年的其他几站大师赛也会不甘人后,纷纷看齐。

一开始的时候,ATP方面还担心大师赛的决赛从五盘三胜调整成三盘两胜之后,比赛奖金会由此下降,

事实证明ATP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师赛奖金竟然不降反升。

深圳大师赛是高规格的超级大师赛,共设96个签位和32个种子选手。

其中32个种子选手享受着首轮轮空的待遇,而非种子选手想要夺冠,需要赢下七轮比赛,这和大满贯赛事夺冠所需要的轮次是一样的。

超级大师赛,同样也是TOP级球员必须竞争的舞台。

在比赛开赛前一个星期左右,来自世界各大的130多名球员陆陆续续抵达。

世界排名100开外的球员,想要进入深圳大师赛正赛,必须经历两轮资格赛,决出其中的12個名额,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正赛外卡共有8张,其中的4张外卡给了华夏球员。

这还了得,不少法国人纷纷开始认真品读《意林》杂志。

西班牙人在欧洲属于最能闹腾的人群,疯疯癫癫的,尤其到了夜晚,变得更为疯狂。

除了零星几个留学生以外,大多数人也不会去点破《意林》杂志所勾勒出的美好世界。

另外,超级新星纳达尔也是第一次来华夏比赛,他倒是对四周充满了好奇。

如果抛开年终总决赛不算的话,这是瑞士天王费德勒第一次参加华夏赛季的比赛。

“这本杂志好像也有西班牙文版的。”

大多人对于外国的了解,只能通过一些特点的媒体渠道。

基本上能过来的网坛名将都来了,除了不久之前被陈然逼得退役的阿加西。

要知道这里不是魔都也不是燕京啊。

其实站在瑞士人的角度,他是真不愿意来华夏参赛。

首届深圳大师赛,可谓是群星闪烁。

他们怎么描绘,大家便怎么想象。

“巴黎的空气清新而香甜。”

“在巴黎,如果你丢了钱被人捡到后,对方会站在原地一直等施主出现。”

让陈然不满的一点是,老子都帮你们这么推销了,为什么《意林》杂志不给一些介绍费?

他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做这种白送人情的事情。

没有体验过马德里的夜生活,你不能算真正来过马德里。

然后,《意林》杂志又从欧洲畅销到了美国。

马德里是不夜城。

功成名就之后,罗迪克再也不愿意坐一次纽约地铁了。

纳达尔笑了笑,也想起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一直生活在马德里,可杂志里的马德里真是我印象当中的马德里吗?”

尤其是发达的交通设施,以及高楼林立的建筑,让纳达尔恍惚之间以为来到了漂亮国的纽约。

2005年的深圳,赫然已经是一座非常发达的大城市了。

当时,陈然笑着跟法国记者说:“我们国家《意林》杂志的作者,比你们法国人还了解发过。”

年轻的西班牙小伙子非常肯定,西班牙没有一座城市的现代化能媲美深圳。

然后,这些法国人震惊了。

“纽约?”

这以BBC为代表的欧洲媒体,之前完全是在扯淡,睁眼说瞎话啊。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干净得一尘不染。”

说罢,他举起了手里的《意林》英文版,嚷嚷道:“真的,我很想和这本书里的作者认识一下,这个家伙笔下的纽约地铁,是哪一个平行世界的?”

紧接着,欧洲诸国也震惊了。

在成名之前,他经常背着网球袋坐着纽约地铁前往参加青年比赛,那段回忆简直不堪回首。

其实在这个年代,整个华夏办过护罩的也不过几千万人,又没抖音或者快手这样的视频旅游博主。

不过目前的华夏男子球员,除了陈然和曾少眩之外,其余人都没有大师赛经历,基本也可以确定是酱油一轮游。

这比后世抖音传播,足足早了将近20年。

原来在法网结束后的几个月里,《意林》杂志因为网坛天王的玩笑之言,竟然在欧洲开始变得畅销起来。

来自漂亮国的罗迪克有些嫌弃地撇了撇嘴,“跟深圳地铁比起来,纽约地铁简直像上个世纪的玩意儿,而且到处都是垃圾和屎尿,简直臭不可闻!”

毕竟在全球各地比赛,自己都被陈然压制地抬不起头。

于是,各个西方语言的《意林》杂志马上登陆了欧洲各个主要国家。

更有来自华夏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留学生,还首当其中充当了翻译角色。

华夏还是陈然的主场,天时地利人和都被他占了,自己更成了陪衬。

而零星几个留学生的声音,根本就掀不起浪花。

但因为陈然的关系,《意林》杂志意外在欧美世界变得畅销起来,当然大多数人是当乐子看。

而这次深圳大师赛,一些外国选手也顺带着聊起了这本让他们啼笑皆非的杂志。

尤其是像罗迪克这样的漂亮国耿直青年,欢乐男孩,他连“美国登月”都会公开质疑,又岂会对纽约地铁有好印象。

这让前来的一大批华夏记者,尤其是一些有自尊的华夏记者大感丢脸。

《意林》杂志这帮文人不要脸的拍人家马屁,结果人家不领情,拍到了马腿上,还被嘲笑。

一些愤慨的华夏记者也不客气,便将这些球员的看法一五一十地写到了报纸上,供大家观赏。

不过也有例外。

比如某位又矮又胖的音乐人大肆赞美印度,称那边干净又卫生,犯罪率极低,街上几乎看不到警察。

印度球员听了以后表示很开心,摇头晃脑说没错我们印度就是这样的。

当然,这仅仅是个例。

坦诚地讲,如果没有陈然这意外的一幕,这本杂志还能继续再忽悠十多年。

若干年之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华夏网友在抖音发起了读《意林》杂志给外国友人听的活动,然后观察着对方极度震惊的表情。

可这一次,因为陈然的无心之言,震惊的都是一些世界级网坛名将,这影响力反而更加大了。

听着罗迪克对纽约地铁的骂骂咧咧,听着法国球员对吐槽巴黎遍地都是小偷,似乎一个全新的,但并不完美的世界呈现在了华夏十多亿从未出过国的老百姓眼中。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