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天下之事也不全是朕说了算的(1 / 2)

开元内卫 蹄筋 4063 字 9个月前

“先贤以学问至圣,亲身农桑不忘生产之事,更强调耕读的重要性,游学诸国教化世人,指导农事,为百姓答疑解惑,为苍生谋福。”

“可现在的人读书有几人真心为社稷为百姓?多数是为了人前显赫,活出个身份,为了做官而读书,认为只要皓首穷经钻故纸堆就能做官超然物外,凌驾苍生之上。”

韩斌一指那些身形瘦弱满面憔悴,还玩了命往前挤希望先进考场的人。

“看看为了实现人生的超然理想,他们变卖祖产,借遍亲戚朋友,哪怕家人在饿死的边缘徘徊也无能为自己的家人做些什么,当有人问,为何不务工劳作贴补家用时,他们还会说,读了圣贤之言已非凡俗之人,怎能与尔等同,待高中得道之时便是鸡犬升天之日!大风小说

“连为他们无私付出的家人都能无视,各位真的认为他们做官后能体恤百姓?”

杜希望疑惑着看着韩斌。

“世间识字之人千中一二,通读经典晓其意更是凤毛麟角,以学成后为朝廷效力为荣,何错之有?”

原本不满的宋璟听后思索了起来,作为亲民官,知道韩斌所说的现象,他年轻时也有这种想法,甚至还为读书人的身份而骄傲过,也曾认为自己可以与一般人区别开来。

现在年龄大了经历的多了,回望曾经的自己也觉得可笑。

好在,宋璟当真是一心为民,就算被贬也在为当地百姓奔波,想来也算无愧。

“那杜大人能不能告诉我,这么多读书人,朝廷能用多少?又有多少职位上的工作需要高深的圣贤道理?”

屋内一片寂静沉默。

李隆基也在思考,小吏也需要熟读经史典籍吗?缉贼捕盗也要引经据典?工部大匠制作工具也要通儒家道理吗?

边想边渡到了窗边,这个皇帝之前的愿望是天下读书人为己所用,现在他们真的来到了面前,当然是择优而禄,可落选的人该怎么安置?

真像韩斌所说,无谋生手段的读书人只能饿死,而且死的不只是他们自己。

姚崇缓缓睁开了眼,原本浑浊的双眼此刻炯炯有神。

“所以韩侯让各部直招,就是在为读了书却无缘官位之人谋一份晋身之路?”

“不!是想告诉他们,除了经史之外,大唐还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士农工商并没有贵贱之分,也是为了朝廷更好的监管百业,否则外行指导内行平添笑话。”

站在窗前的李隆基,眉角抖了两抖,想起了那天和韩斌在街上经历,建筑工程少了监管出了违背法令之事。

也想起了奏本上各地工程质量极差的内容,官吏不懂建筑只知文章礼法又瞎指导,工程出了问题又一推二五六,说工匠技艺不精,反正话可以乱说又不担责。

所以韩斌说的话并不是为了贬低读书人,而是为了引导将其分流,让读书人多一些选择,也是为了朝廷选取人才。

可是以儒学为主要学业的士族会允许吗?

天下士族可不只五姓七望,其他中小世家绑一块可比他们厉害多了。

权衡了一番,李隆基长叹出声,叹息中尽是无奈。

“天下之事也不全是朕说了算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