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七)(2 / 2)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4356 字 2023-05-15

古代对于天灾这些人力不可抗的力量,就会说是,朝廷做事有违天意,古时"天灾"多为水、旱两灾,以大多农耕为生的百姓,面对"天灾"的抗灾能力都不足,每每因为得不到救助,或者救助不及时,不止饿殍遍野,通常因为传统"男权"社会的观念,还伴随易子而食,买卖妻、女换钱粮的普遍现象。

天灾之后必为人祸,比如东汉末年的一场大旱,让无数饥民拿起锄头造反,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了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虽然没有直接灭亡东汉,却促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让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与儒家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矛盾,儒家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强调要敬而远之,主张以自身的正气和德行来获得上天的认可,而非是奴颜婢膝的乞求鬼神。

在“灾异天谴论”的影响下,古人认为天灾是一种警示和惩罚,是君主和臣民的过失被上天察觉。因此天灾如果频频发生,就会让老百姓产生恐慌,主观上对当朝统治者的理政能力和威信产生了怀疑。

而天灾造成的巨大损害,以及救灾的效果不佳,又在客观上加剧了朝廷公信度的下降,给予了造反者极佳的理由,即上天降灾昭示统治者德不配位,推翻他们是顺应天意。

所以当有天灾发生时,皇帝向上天和臣民承认错误发给自己的“罪己诏”,用来平息上天之怒。

显然朱祁镇是害怕上天之怒的,曹吉祥虽然没文化,却很聪明,吸取石亨的教训,经常厚赏那些蕃将,尽量满足他们对金钱、物质的要求。蕃将们也害怕曹吉祥一朝失势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因而愿意为曹吉祥卖命。曹钦曾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冯益说:“您的本家魏武帝就是。”曹钦听后非常高兴。

曹钦是谁?就是曹吉祥的养子,当权力一旦掌握在手中后,曹钦的野心见风就长,渐渐地比之石亨不遑多让、毫不逊色。

曹钦对家人曹福来滥用私刑,被监察官弹劾。朱祁镇命令锦衣卫指挥逯杲处理这件事,并降敕通告群臣。

曹钦大惊,说:“上次降敕便逮捕了石将军,现在又这样,太危险了。”连忙去跟干爹曹吉祥商讨对策,一个已经野心膨胀,天地间已经容不下自己的曹钦,加上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曹吉祥,商讨的结果是下定决心谋反。妈的隔壁,反正换皇帝不是一两回了,说什么这一次要让曹钦做皇帝才保险,就像前一阵子的“夺门”一样,到时带着兵,把朱祁镇控制起来,再由曹钦坐上龙椅,召集文武宣布改朝换代即可。

在此两人看来,的确是米大谷小的事,换个皇帝没什么可奇怪的,在曹吉祥的手中,有利用在外的蒙古族官兵和皇城之中的太监发动政变筹码,为了笼络蒙古降兵,在重金和美食的诱惑下个个都表示自己愿意跟随曹吉祥冒险,曹吉祥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他们。

这时正好甘州、凉州告急,朱祁镇命怀宁侯孙镗西征,令孙镗充任总兵官,与兵部尚书马昂率军前去征讨,尚未出发。曹吉祥的党羽、掌管钦天监的太常少卿汤序择定于这个月的庚子日黎明时分发动叛乱,由曹钦拥兵入,曹吉祥率领禁军接应。计划确定后,曹钦把蕃将们聚到一起夜饮。

这天晚上,孙镗和恭顺侯吴瑾都在朝房值夜。孙镗不管是在代宗时期还是现在,都得到了信任,朱祁镇封孙镗为怀宁伯。而吴瑾也颇受朱祁镇信任。升掌左军都督府事,在顺天府通州赐吴瑾十顷田地。这二位可谓是目前大明朝堂为数不多的老将了,想着怀宁侯孙镗明日西征,今晚还能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得不让吴瑾敬重。

入夜后,锦衣卫都指挥马亮是个明白人,得知今晚的行动后,他认为曹吉祥已经疯了,才会干出这样没有胜算的举动,于是他偷偷跑出到朝房揭发了曹氏。

正巧碰到吴瑾的从弟、广义伯吴琮,吴琮是送酒菜来给孙镗和吴瑾的,夜里值班,雨露更声,喝点小酒驱寒,孙镗明日要带兵西征,也算是临行前的送行酒了。

马亮看到广义伯吴琮从朝房出来,连忙上前急急询问,今晚是谁当值,吴琮一看,原来是锦衣卫都指挥马亮,这么晚了还一付火上房的架势,不敢怠慢,连忙引荐入内。

当得知,今晚曹吉祥有此行动后,孙镗和吴瑾全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