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秀才三十二(2 / 2)

段十一一个劲后退,“不要,五爷爷,你别过来,三叔,我不是故意的,爹,爹,你救救我……”

最终段十一死在自己的亲人手里,狱卒啐了一口,把人拖了出来,段家人趴在栏杆上,“大爷大爷,请你告诉叶大人,段十一死了,放过我们的孩子,求求你了……”

狱卒理都没理,登记了一下把尸首交给了叶家人。

叶明朗把段十一挫骨扬灰,祭告自己父母和妹妹的在天之灵,“爹,娘,小妹,我给你们报仇了!”

他眼泪纷纷而下,罗树生,苏晚枫,严大壮等人都在一边看着。

待回去,罗树生树问叶明朗,“段家的孩子放不放?”

叶明朗道,“他们的长辈犯下弑君之罪,我可没权利放过他们,但我也不会对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要入奴籍的,将来如何也与我无关。”

罗树生没在开口。

经过这一次清理,六部尚书下台了两个,还有两个年纪大的也都请求致仕,他们都看明白了,新帝要提自己的心腹,他们这些人霸着位置只能让人厌烦。

苏晚枫一跃成为户部尚书,季山是吏部尚书,封丹鹤刑部尚书,跟随九皇子的人如今都鸡犬升天了。

今天是季山家办满月酒,妞妞的孩子早就生了,之前乱七八糟的,满月酒就缓了缓,现在热热闹闹地办。

女眷都在后院,齐绣儿抱着孩子,满脸都是笑,妞妞一举得男,齐绣儿就放心了,对妞妞道,“你的运气比我好,福气也大!”

妞妞整个人都很丰润,“瞧您说的,您能嫁给爹爹就是大福气了!”

其他人也在没口子恭维齐绣儿,如今这位可是有诰命的尚书夫人,京城里妥妥的新贵,还有人打听郭耀祖的年纪。

齐绣儿笑道,“我儿子还小呢,今年要试一试下场,看看学问如何。”

妞妞的大嫂如今压力很大,以前这个妯娌家世地位和她差不多,爹虽然是王府长史,但只是后爹,她也能泰然处之,现在妞妞的爹成了尚书,母亲还有了诰命,自家公爹也是水涨船高,现如今她娘家地位就不够看了。

女人在夫家的底气也是娘家撑出来的。

她的嬷嬷劝她,“二夫人虽说有个尚书爹,但郭大人也不是她亲爹,夫人不用妄自菲薄。”

妞妞大嫂苦笑,“不是亲爹又怎么样,待她如亲女就行了,好了好了,我知道的,各处盯着些,别出了纰漏。”

苏晚枫当了户部尚书,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私底下她都快愁死了。

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俸禄粮饷等财政事宜,细分下去,土地这一项里还有耕牛,农具,种子等等,户籍就是人口田亩,赋税就是各种各样的税收,然后各地的粮仓,京城的银库等等也在户部管辖范围内,以上这些算是收入,接下来就是开支,俸禄粮饷算大头,还有各地兴修水利,京城修城墙宫殿,皇帝的陵墓,各地藩王用度等等。

反正苏晚枫到现在一个脑袋两个大,为什么?因为户部有个大窟窿!

三王之乱造成户部账本缺失,询问管账的人,说是乱中被毁了,不管有没有账,这个窟窿是真实存在的。

夏收秋收还早,四处要银子的人却整天摊着手,苏晚枫都快疯了,她想辞职。

想想她的初心,只是想中个举不被人欺负啊,为什么要让她抗一个国家的钱袋子?这个钱袋子还是漏的!

苏晚枫去找景盛帝了,她很直接,“户部破产了,陛下若是不管,我也管不了!”

景盛帝知道苏晚枫的脾气,只能好好安慰她,问她怎么了。

苏晚枫就把户部的烂摊子告诉了皇帝,“一直在寅吃卯粮,如今离夏收还早,库里耗子都要哭了!”

景盛帝又来老一套,“那爱卿觉得应该如何?”

苏晚枫面无表情,“臣认为,第一步先查京城各处的常平仓,把这些硕鼠先揪出来,然后是各地的粮仓,只要这些库里有了粮,户部才能喘口气,接着就得想办法赚钱。”

有粮,才能发粮饷,要不然发粮库里的耗子?

景盛帝道,“你需要谁配合?”

苏晚枫看着景盛帝,“察校司。臣以为,陛下应该开恩科,空出来的位置正好让新人填补,这些人还没有在官场上浸的油滑,陛下还能用一用。”

景盛帝道,“好,准。”

于是叶明朗又开始工作了。

查下来的结果让景盛帝差点没稳住自己,京城周围几十个常平仓,基本都是空的!有粮的库里,那些粮也都糟朽不堪。

这能忍?

诏狱又开了。

敢对常平仓下手的,地位都不低,但这些人不会认,他们只说是三王之乱被用了,不关他们的事。

苏晚枫更绝,她雇佣了商人手里的掌柜,从太子开始计算,动了多少人,用了多少粮,三皇子进京时又动了多少人,用了多少粮,还有福王,也是这样算。

甚至连景盛帝带兵进京的花费也算了出来,苏晚枫道,“陛下的费用可没从这里出!”

当初这些粮草花费都是从越州自带的。

这些粮从哪个库里拿的,有什么证据,只要合的上,那就没你事。

合不上,你解释一下。

很多事就怕刨根问底,这么一问,那些人的阵脚就乱了。

景盛帝看着这些数据,心口起伏,对叶明朗道,“查出贪污,剥皮实草!”可见是气的狠了。

叶明朗领命。

也有人想用自己的命堵住往下查的路,叶明朗道,“你倒是仁义,只是原本是你一个人的事,你揽下来,你家人可就被你给连累了,你的小孙儿今年才五岁吧?”

那人面色骤变。

察校司因常平仓案终于被人重视了,之前的清算不算,大家都知道皇帝会动一动,那时候其实属于派系斗争,景盛帝清理一拨和他对着干的。

现在才是实打实的和权贵朝臣相争。

只要景盛帝一心要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硕鼠纷纷被揪出来,主犯剥皮实草,家属流放,家产充公。

京城又是一片肃杀。

好在景盛帝宣布开恩科,京城立马又热闹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