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年新希望(1 / 2)

盛家屋里是白灰墙,年头一久,墙面泛黄。

所以前几天盛希平他们打扫完卫生后,重新粉刷了一回墙壁和天棚。

间壁墙和窗户下面那一圈,特地贴了一圈墙围纸,就是那种类似东北大花被的图案。

周青岚和盛云菲她们,还剪了窗花、挂钱儿啥的,屋里屋外这么一贴,年味儿一下就有了。

大人忙活,俩孩子也跟着屋里屋外的蹿腾,看着满院子的红色,俩孩子高兴的直拍手。

弄完这些,家里开始忙活团圆饭了。

昨天刚杀的猪,猪头肉、肘子、猪心、猪舌头、皮冻,这些都是现成的。

酸菜五花肉也还有,重新热一下,冒点儿血肠又是一道菜。

方子肉打算做扣肉,这个也简单,切一下摆在碗里蒸出来就行。

开春的时候,张淑珍抓了二十只鸡仔,死了几只,最后养大了十来只。

其中有五只公鸡,入冬的时候,张淑珍嫌公鸡吃得多,只留了一只最漂亮的,其余全都杀了冻起来。

今天一早,张淑珍从仓房里拿回来一只缓着,等会儿炖个小鸡蘑菇粉条。

再加上盛希平领着弟弟们去抠冰窟窿钓的鱼,随便炖上一条,今天这团圆饭也就差不多了。

下午三点多,饭菜全都预备齐了,于是在地中间放上靠边站。

这個桌面儿大,可以摆更多菜。

年前盛希平忙,也没啥机会进山打猎,所以今年饭桌上少了些野味儿。

好在自家杀了头猪,所以这饭菜依旧很丰盛。

扒肘子、小鸡炖蘑菇粉条、红烧鱼、酸菜五花肉血肠、糖醋排骨、软炸里脊、扣肉、猪心猪舌头猪肝拼盘、皮冻、猪头肉、猪蹄。

最后一个菜,是个果盘,苹果和梨削了皮去核切块儿,山楂洗净切开去核,三种水果摆在一起,上面淋了蜂蜜。

原本张淑珍是想上个清炒肉的,周青岚说,都是肉菜,怕大家伙儿吃着太腻了,不如上个果盘儿,清爽些。

张淑珍一寻思也行,反正家里水果还都有不少呢,吃呗,放了这么久再不赶紧吃,怕是就要烂了。

结果,开饭之后,最受欢迎的,竟然是那一大盘子水果。

盛家这生活条件,平常也不缺肉吃,尤其是此刻一桌子肉,就感觉有点儿吃不动,都想吃两块水果清清口。

“哎呀,这一桌子菜,要是搁平常,随便弄一两样上桌,就咱家这些人,一会儿就抢光了。

你看看今天,这都奔着水果使劲呢。”

张淑珍岁数大了,肉食啥的也有点儿吃不太动,她比较爱吃小鸡炖蘑菇里面的蘑菇和粉条,再不然就吃点儿皮冻什么的。

在看到果盘很快见底时,张淑珍不由得感叹起来。

“妈,这才哪到哪啊,你看着吧,往后生活会越来越好,到时候饭桌上的肉没多少人吃,都爱吃菜了。”

盛希平闻言便笑了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会逐渐改变。

“哼,我就不信菜能比肉好?啥年月也是肉好吃。不吃肉,那都是胀包儿的。

别说以前了,就是前几年,咱家要想吃顿肉,都费劲呢。

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就不想吃肉了?”

盛连成不以为意的哼了声,伸筷子夹了块软软糯糯、颤颤巍巍的肘子皮儿,放到口中,露出满意之色。

“嗯,你别说啊,这肘子做的可真不错,好吃。”

“嗯,嗯,爷爷说得对,肉肉多香啊,我爱吃肉。”

盛新华第一个附和,一边点头,一边夹了块糖醋排骨。“好吃,真香。”

那头的盛新宇,也抓着排骨啃,一边啃,一边含混不清的说道,“对,对,肉肉真香。”

一桌子的人,被这祖孙三个给逗的哈哈大笑。

“对,肉肉好吃,可香了。今年咱家杀了一头猪呢,你俩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盛连成高兴起来,给俩孩子夹了些肘子肉,让他们尝尝。

“这辈儿的人啊,算是生在福堆里了。

你看看他们,从生出来吃过什么苦啊?吃得饱穿得暖,想要啥,家里差不多都有。

搁咱们那会儿有啥?别说咱们了,老大他们小时候,一年到头吃几回肉啊?”

盛连成看着俩孙子,不由得感慨起来。

“爸,咱这一辈一辈人拼命干活拼命挣钱,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么?”

盛希平闻言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给盛连成倒上酒。

“往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等你退休了,就跟我妈安心享受,啥都不用干了。”

盛连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随即点点头。

“嗯,再过几年,老二老三毕业有了工作,再结婚娶了媳妇,老四老五老六也该毕业了,到时候我和你妈就啥都不用干,好好享受享受。”

大过年嘛,自然要说好听的话,盛连成今天也没跟儿子们犟。

“来,咱爷几个喝一口。

你爹是个大老粗,不认识几个字,这辈子也没别的想法,就盼着你们一个个都有出息,这就够了。”

盛连成招呼了几个儿子,四人碰了下杯子,一起喝了口酒。

“爸,你放心,我们都会好好学习,绝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

盛希康放下酒杯,赶紧吃了口菜,然后郑重表态。

“对,爸妈放心,我们都会努力的。”盛希安也跟着附和。

“还有我们,爸妈,你们放心,我们都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

盛云芳、盛云菲、盛希泰三个,齐声开口道。

“我们,我们,还有我们。”

盛新华盛新宇俩娃一看这么热闹,可把他们给急坏了,于是也急忙开口吆喝道。

俩娃这一掺和,逗得大家伙儿都忍不住乐。

周青岚哭笑不得的看着俩孩子,“哪儿都有你俩,小屁孩一个,你们懂啥啊?”

“你看,大过年的说他们干啥?他们还小呢,懂啥?凑热闹呗。”张淑珍拦着,不让周青岚说孩子。

“新华新宇,你俩可要记住今天的话啊,往后要好好学习,跟你妈、你二叔三叔他们学,将来也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张淑珍没啥文化,说不出太高深的道理,在她看来,能考上大学,就是最好的出路。

“嗯,我们记住了。”盛新华用力点头,大声应道。

“多好啊,看着俩孩子,多少烦心事儿都没了。

来,来,吃菜,这么多好吃的,都敞开了吃啊。”盛连成笑呵呵的招呼孩子们吃菜。

一桌子菜,到最后连一半儿都没吃上,只能收拾到厨房碗柜去放着。

过年就是这样,要留余头,必须多做饭菜,要剩下才好。

吃过了饭,众人都懒洋洋的不爱动弹,各自找地方歪着倚着休息。

盛新华和盛新宇俩人白天没睡,这会儿都困了揉眼睛,周青岚哄着俩孩子去西屋睡一会儿。

刚开始,盛新华还不想去呢,周青岚就说晚上十一点要放鞭炮,这时候不睡,晚上就没机会放鞭炮了。

盛新华一听,赶紧领着弟弟就去西屋睡觉了。

等到外面彻底黑了,盛连成就让儿子把外头灯笼亮起来。

以前的灯笼,是张淑珍领着闺女用高粱杆扎起来,外头糊上红纸那种。

今年周青岚从省城带回来几个红布制成的那种圆灯笼,下面还有黄色的穗子,特别好看。

盛连成就说,别点蜡烛了,把灯笼熏黑了不好看,干脆里头放上灯泡吧。

正好家里有夏天薅牛毛广时用的灯泡,安在了灯笼里。

灯光透过红色的绸布,发出红色的光芒,将盛家小院也映的红彤彤,格外喜庆。

七点来钟,俩孩子还在睡呢,众人抓紧时间包饺子。

包了没多会儿,俩孩子醒了,也没吭声儿,穿上鞋就往东屋跑,看见东屋包饺子,俩孩子作势便要爬上炕抢面。

“老六,快点儿,领着他俩上北炕玩去。”

张淑珍一看,俩活土匪来了,这还了得?

平常时候捣乱也就捣乱了,这是过年的饺子,可不能让他们瞎捅咕。于是赶紧喊了那头听广播入迷的盛希泰。

盛希泰听见,忙把俩侄儿抱去北炕,把炒熟的松子、榛子,还有板栗、花生等坚果抓出来一大些,盛希泰手里拿着钳子,给俩侄儿扒坚果吃。

小孩子嘛,比较好哄,一见到有这么多好吃的,俩孩子也就顾不上捣乱了,全都消停的坐在炕上,眼巴巴瞅着六叔给他们弄好吃的。

趁这个工夫,张淑珍等人加快了包饺子的速度,刚到十点,饺子包完了,赶紧都拿到外面去。

十一点,烧水煮饺子,这时候盛连成也开始忙了起来。

如今讲究没那么多了,盛连成带着儿子们,在院子空地上,摆了天地桌,放上馒头、水果、鱼、肉等,还有三杯酒,三双筷子。

家里没有香炉碗,就用二碗装上草木灰压实,插上三支香。

盛连成把提前就打好印好的烧纸,堆放在天地桌前,拎起几张来点燃,同时点燃香,插到香炉碗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