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孩子们玩疯了(1 / 2)

几个孩子争论了一下午,最终确定,给两只雄虎中那个胖乎乎的起名叫圆圆,另一只叫果果,那只小雌虎起名叫朵朵。

对于这些,家里大人不干涉,管他果果还是朵朵的,就那么回事儿。

反正虎子们又听不懂,哄孩子们高兴就是了。

高中没啥寒暑假,假期也上课,所以周青岚和盛希泰在家住了几天,就回松江河了。

盛希泰的期末成绩出来,还行,依旧保持在年级前五。

班主任挺高兴的,一直鼓励盛希泰戒骄戒躁,继续保持。

马上就高三了,课业很重,盛希泰天天都学到挺晚。

周青岚私底下嘱咐李大娘,一定要保证营养,鸡鱼肉蛋啥的,换着花样儿做,最关键的一年,营养必须要跟上。

盛希泰如今大了,比以前懂事许多。

他也明白,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快捷的方式,所以不管别人干啥,他就是一心学习。

盛希安跟着导师做研究,暑假没时间回来。

原本盛云芳和盛云菲暑假能放的时间长一些,结果俩丫头被盛希平叫去了深城给公司帮忙,成了暑假工,也回不来了。

没办法,盛希平那头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急需要专业人才。

然而这年月的大学生,那都是一個萝卜一个坑,毕业了直接分配。

好多国企都抢不着人呢,更何况盛希平那么个小公司?

逼得盛希平没办法,就去找盛云菲,让她帮忙,在学校给找一些大三大四的学生,过去做兼职、实习。

盛希平给的工资高,待遇也好,有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学生,都争着抢着去做兼职,挣钱寄回家里,改善家中生活。

这个年月的大学生,那都是真材实料,很有两把刷子,而且还特别能吃苦认干,非常好用。

盛家六个子女,放假了竟没一个回来的。

好在陈峰陈月,连同盛新华几个都在林场,有他们陪着盛连成夫妻,倒也不孤单。

不,不是不孤单,那简直是太热闹了。

自家几个孩子,再加上刘家那七个小子,还有王建设、陈维国等人家里的孩子,好家伙,呼呼啦啦一大帮。

这群孩子,早晨吃完饭先来盛家,已经上学的,全都一人一个板凳,趴在炕沿上写作业。

还没上学的,由陈峰看着,教点儿拼音、认认字、学点儿算数啥的。

等着到八点半,孩子们收拾起课本、作业,嗖一下就跑的没影儿了。

这群孩子凑一起,那作的简直了,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这都是基本操作。

刘家那几个小子,从小儿耳濡目染的,对打猎也有一套。

于是领着众人,就去屯子周边的林子里,下套子、下夹子,赶上运气好,也能抓着几只野鸡野兔啥的。

抓着猎物了,这群孩子也不拿回家,直接在外头就把野鸡野兔处理了。

然后从家里偷点儿盐等调味料,把肉腌上,再搁野地里拢个火堆,直接烤着吃。

这烤野鸡野兔,也是门手艺,需要耐心,不能着急。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心急,闻着香味儿就馋的不行了,非得要吃。

结果就外皮烤好了,里头根本不行,还带着血。

即便是这样,孩子们也吃的津津有味儿,不过回家去却拉起了肚子。

有经验了之后,孩子们知道,肉得烤熟了吃,不能吃半生不熟的,容易闹肚子。

慢慢的,这烤肉手艺就精进了不少。

有时候不去下套子,这帮孩子就去河里玩。

早晨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先摘些黄瓜,到了河边,把黄瓜绑石头上,再扔到河水里。

前川林场这条河,是三道松花江的源头,都是长白山上的山泉水,哪怕是大夏天,也冰凉冰凉的。

黄瓜扔在树荫下的河水里镇着,再把渔网下到鱼多的地方。

然后,孩子们就去有太阳的地方洗澡。

河水冷,玩一阵子,就跑到岸边的大石头上晒太阳,晒的热了,从水里捞出来黄瓜。

早晨刚摘下来的新鲜小黄瓜,放在凉水里镇那么久,又脆又凉爽,吃起来老舒服了。

下网捞着鱼了,他们也不敢往家里拿,生怕挨骂。

索性就在河边挤了鱼肚子,再偷摸回家拿个马勺,弄点儿盐,搁河边拢了火堆,来个江水炖江鱼。

有时候不捞鱼,就掀石头抓蝲蛄。或者抓条七星子捣烂了,绑在柳条上钓蝲蛄。

蝲蛄弄的多了,也不敢往家里拿,随便找个水桶,或者马勺,添上水,抓点儿盐,烧火直接煮。

蝲蛄是极品河鲜,不需要特殊处理,简简单单煮出来,就特别好吃。

到了晚上,大家伙儿全都聚到盛家看电视,嘻嘻哈哈的可高兴了。

偶尔看的晚了,索性就在盛家住下。

这年月家长都忙,孩子一放假,基本上都是散养。

再者各家也都知道孩子们在一起,即便是晚上孩子没回来,家里人也不着急。

嘻嘻哈哈、疯玩疯闹的日子,过的特别快,转眼间八月过去一小半,快开学了。

陈瑞卿一天好几个电话,催着陈峰赶紧回去,陈峰陈月俩人还没玩够,怎么也不肯走。

最后,给陈瑞卿气的没招儿,亲自带车过来,把陈峰陈月接回了省城。

周青岚,也趁着假期课结束休息的工夫,回林场小住,然后把盛新华、盛新宇带回去。

孩子们在家闹哄了一个暑假,这冷不丁都走了,盛连成两口子心里都不得劲儿。

可也没办法啊,孩子得念书。

临走这天,盛连成和张淑珍给收拾了好多东西。

菜园子里各种菜,茄子辣椒西红柿,地里的嫩苞米、嫩毛豆,还有两只鸡,一篮子鸡蛋。

“这些都是你爸起早贪黑种的,我们两口子也吃不上这么多,你们多拿点儿,省得回去还得买。得空了就回来看看。”

这些东西,都是老人的一份心意,周青岚自然不会拒绝,全都带着。

“爸、妈,过十一的时候学校放假,到时候我们再回来。

你和我爸在家,多注意点儿身体,要是觉得哪里不舒服了就赶紧给我打电话。”

“哎,好,好,你们也一样,都注意点儿。

老六啊,学习是要紧,可也别太拼了,要多休息。晚上学习别太晚,伤眼睛。”

盛连成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嘱咐道。

这年月供电不算很好,谁家要是用个大功率的电器,周围几家的灯都可暗了。

盛连成就担心,小儿子成天学习到挺老晚,那眼睛受不了。

“爸,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会注意的。”盛希泰点点头。

升上高三后,他也感觉到了压力,每天下了晚课回家,还要学习一阵子。

为了他学习方便,周青岚特地把家里的灯泡换成了日光灯,就是怕他近视。

盛连成夫妻舍不得孩子们离开,一路跟着到了小火车站,路上还念叨了许久。

小火车开走,夫妻俩就站在那儿,不停的朝着车上挥手。

“哎,热闹这几天,又都走了。孩子大了,都留不住。”

直到小火车没了影子,张淑珍才慢慢放下胳膊,叹气道。

“是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前程。

外头那么大,那么精彩,他们哪能一辈子都困在这个小山沟里啊?

老婆子,你也不用难受,没有他们吵吵闹闹,咱俩也能清闲几天。”盛连成忍住心里的失落,故意这么说。

“你就嘴硬吧,还清闲几天,不出三天,你就该念叨了。”

张淑珍笑笑,毫不留情的揭穿了盛连成的老底儿。老两口笑呵呵的,走回了自家。

孩子们都回去上学,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好在有花花母子几个在家,日子倒也不寂寞。

那几只小虎崽,一天一个样儿,长的可快了。

小家伙们早已经满月了,长了本事,能够从花筐里爬出来,摇摇晃晃的在屋里溜达。

花花依旧是晚上出去捕猎,白天在家睡觉、看孩子。

其实林场很多人都知道,盛家那只虎又回来了,还生了三只小老虎。

不过花花从来不祸害屯子里的家禽家畜,也不吓唬人,白天就算是有人来盛家,花花都带着崽子躲在西屋不出来。

所以,大多数林场和大碱场的人,对花花的存在并不反感,也没人敢招惹它。

当然,也有那不是东西的,跑去林场找领导,说老虎在屯子里很危险,万一咬了人啥的怎么办。

这些人,都让郑先勇给怼了回去。

“那老虎在盛家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它要是咬人,早把你们给吃了,还用等到现在?

一个个的都把心思放正点儿,少琢磨那些没用的。

我可警告你们,老虎那是国家保护动物,谁也不能伤害,你们要是敢打那老虎的主意,可别怪我不客气。”

其实林场和林业局,早就把花花的事上报到省里了。

国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几年一直在减少。

七四年到七六年的时候,东北林业部门调查过,黑省和吉省一共有野生东北虎一百五十多只。

可是到八十年代初调查发现,国内现存野生东北虎,也就剩下三四十只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