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短暂相聚(1 / 2)

第470章 短暂相聚

在松江河办婚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人闹洞房。

盛希安和盛希康的同学,那群混小子们,下午都坐通勤车回去了。

吃过晚饭后,盛家一众亲戚回新房坐了会儿,说笑一阵,便都离开,留下两对小夫妻过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婚礼圆满结束,大家伙儿也算松了口气。

盛希平的房子留给了两对新人,他们肯定要另外找地方住。

原本商议的,是盛连成夫妻领着闺女儿子住拐角楼那边,周青岚和李大娘领着四个孩子,住到周明远那头。

盛连成两口子难得见老家的亲戚,这两天又忙着亲事腾不开身,根本顾不上好好说话。

如今婚礼办完,趁着机会,那不得好好凑一块儿唠唠?

于是,盛希平又在松林宾馆定了房,让盛连成和张淑珍住过去,随便他们聊到多久都行。

盛希平和弟弟妹妹们,住到拐角楼那头。

这几天操劳婚礼的事情,给盛希平累的不轻,加上中午没少喝酒,盛希平到了楼上,啥都没管,倒头就睡。

盛希泰马上就要高考了,虽然今天也挺累,还是坚持看了会儿书才休息。

宾馆那边,盛连杰和盛连成哥俩住一间房,老哥俩晚上睡不着,就在房间里喝着茶水聊天。

“哥,希平这买卖到底做的多大?挣了多少钱?

俺滴个娘嘞,恁看看这婚礼的排场,吓死个人了都。

这么老些人,全都安排到宾馆里住着,一天就得不少钱吧?

那酒席也在宾馆办,俺今天偷着打听过,这一桌挺贵啊。

还有,今天接亲的时候,打头的那台轿车,是咱家希平的?俺滴天爷嘞,这总共得花多少钱?”

盛连杰憋了一天,碍于宾客都在,始终没问出口。

这会儿就剩他们哥俩了,盛连杰这才开口,想要问个究竟。

“俺看着,今天来的好多都是领导干部,好像有的官儿还不小。

县里的书记都来了,还有省里的官儿?咱希平咋认识这些人的?”盛连杰好奇的抓心挠肝。

去年二哥一家子回去的时候,他们就看出来了,盛希平现在混的挺好,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混的这么好。

家里办个喜事,竟然连县里的书记都惊动了,这不敢想啊。

盛连杰是公社书记,盛家老五在市委工作,可他们也没混到这个地步,所以他就想不明白,盛希平是怎么做到的?

“省里那位,说来就话长了。

希平从省城捡了个孩子回来,我们养了一年多,人家爹妈找来了,这才认识的,两家就当亲戚处。

县里那几位,我也不太清楚,光听着希平说过,他们在羊城的时候一起吃过饭,算是认识吧?

可能是因为这个,人家过来喝个喜酒,捧捧场。”盛连成没提儿子要投资建厂的事,只含混说道。

“啊?不能吧?就因为之前见过吃过饭,人家就来捧场?县里的领导,人家都忙着呢。”

盛连杰很显然是不太相信哥哥的说辞,他好歹也当了这些年的公社书记,多少懂点儿官场上的弯弯绕儿。

没有一定的利益关系,人家县长和书记,能随便来你家喝喜酒啊?那不开玩笑么?

盛连成摇摇头,“这事儿我真不清楚,这几年老大在外头闯荡,也吃了不少苦,应该是挣了点儿钱。

这回老二老三的婚事,都是老大一手给操办,没让我们费啥心思。

我都这个岁数了,帮不上孩子啥,也不好瞎打听。”盛连成深谙太极精髓,避重就轻。

盛连杰也听出来了,二哥这是不想多说。

“哥,俺打听这些,也没别的意思,往后希平要是有啥挣钱的招儿,也想着点儿老家那头。

你也知道,咱老家那边穷啊,地少,人口多,日子不好过。一年到头忙活,也挣不着几个钱。

村儿里不少人,都来东北闯盲流子来了,希正跟希宏也有这念头,让俺硬给按住的。”

盛连杰说到这儿,忍不住叹气。谁乐意低声下气的求人?那不都是被逼无奈么?

“俺家希文、希武这俩,也不是那念书的料,混了个初中毕业,想招工也没有门路,俺打算安排他们当兵去得了。”

盛连成沉默半天,最终叹口气,“老三,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回头我问问希平,看看他有没有啥主意。”

盛连成也挺无奈的,这是他一奶同胞的兄弟,那几个是他的亲侄子,亲人日子不好过,他难道真就眼睁睁瞅着不管么?

可是怎么管,这事儿他说了不算,他只能透个话给儿子,看看儿子咋说。

“哎,哎,哥,跟希平说说就行,俺不是借钱,也不要他啥。

俺大侄儿脑子好使,有挣钱的道儿,恁让他帮着想想,咱老家有啥能挣钱的活计,稍微指点指点。”

盛连成这两天仔细观察过,也听了不少,知道自家大侄儿好像是做什么进出口的生意,帮着不少地方卖土特产啥的。

盛连杰本意,就是想搭上盛希平这条线,让盛希平帮忙给看看,老家有啥东西是能挣钱的。

靠别人接济,只能管一时,还得是自己有挣钱的本事,这才能管一辈子。

盛连杰好歹是公社书记,干了这些年工作,这点儿道理还不懂么?

哥俩絮絮叨叨聊了半晚上,也不知道啥时候才睡着的。

第二天一早,众人起来吃了早饭,吴家和冯家人便收拾了东西要离开。

盛家这头,赶紧把事先就预备好的土特产等都给带上。

“回去该念书的念书,该工作的好好工作,跟媳妇也好好相处。

结了婚就是大人,考虑事儿要周全,眼里得有活。

星期礼拜的,丈人家有啥事儿,就过去给忙活忙活,别一天天死目瞪眼的光知道吃。”

临走之前,盛连成不忘了嘱咐俩儿子。

“哎,知道了,爸,放心吧,我们会好好过日子的。”盛希安和盛希康异口同声说道。

“书妍、玉华,哎呀,伱看你们就回来这么几天,咱娘们儿还没稀罕够呢。”

张淑珍扯着俩儿媳妇的手,也是各种舍不得。

“回去了,有啥事儿记得往回写信或者打电话。

你们小夫妻刚结婚,肯定有不少要磨合的地方,生活里难免有点儿磕磕碰碰。

要是我们家那臭小子惹你们生气了,就打电话告诉我,我给你们撑腰,我骂他们。”

说到这儿,冯书妍和吴玉华都笑了。

“哎,谢谢妈。妈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相处的,等着过年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家来。”

“哎,好,好,到时候,我包酸菜馅儿饺子等你们。”张淑珍笑着点头。

“这个,是我和你爸,给你们的安家费,一人五百块钱。

你们刚成家,啥都没有,这要是离着近,应该我给你们买上米面。

离着远,就给你们点儿钱,自己回去置办点儿柴米油盐的,好好过日子吧。”

张淑珍掏出两个挺厚的红包来,塞给了冯书妍和吴玉华。

当初盛希平和周青岚结完婚,没分出去单过,所以家里就没给安家费。

这老二老三都不在跟前儿,尤其是盛希安,现在还念书呢,虽说研究生也有补贴,可那几个钱儿哪够花销的?

所以张淑珍跟盛连成商议了,给俩儿子家里各五百块钱,算作是安家费。

“不,不,妈,这个钱我们不能收。

你看,我们结婚,家里给预备了房子、家具、家电,啥都置办齐全了,还给了那么彩礼,又是三金的,花销够多了。

我们都上班了有工资,不用家里给安家费了。”

冯书妍和吴玉华一听,赶忙摆手,说啥也不收这钱。

“看看,还跟我客气上了。你们小家刚立,处处都用钱呢。

这钱你们留着,暂时用不上就存起来,等着你们有孩子了,花销多,手里头有点儿存款,日子也宽裕。

听我的话,拿着,你们要是不拿,就是看不上我这个沟里的婆婆了啊。”

张淑珍可不管那些,硬把钱塞到了俩媳妇的兜里。

冯书妍和吴玉华一看,没辙了,只能收下这钱。

“谢谢妈,有你这样的婆婆,是我们的福气,谁要是看不起你,我们找她算账去。”

俩新媳妇一左一右,搂着张淑珍的肩膀笑道。

盛云芳盛云菲俩人都是请假回来,马上期末了,她们也不能在家耽搁,所以今天也要走。

张淑珍嘱咐完儿媳妇,又嘱咐了闺女几句。

时间不早,火车不等人,盛希平和陈瑞卿,还有林业局的司机,开车把众人送到火车站。

盛希平提前就把车票给买好了,目送众人检票上车,这才离开。

冯家人和盛希安会在浑江下车,然后坐车去长春,再倒车回冰城。

吴家人和盛希康,还有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一起坐车到沈阳,然后吴毓丞和盛云菲坐飞机回羊城,盛云芳坐飞机回沪市。

机票啥的,吴毓丞早就安排人给定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