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老李回来了(2 / 2)

李景隆郑重道:“臣自受命以来,一刻都不敢耽误,途中遇上风暴,差点全军覆没,幸有殿下鸿福庇佑,臣才能率领舰队安然无恙冲出风暴,有惊无险……”

“当时,臣就一个念头,就算船毁了,只要臣还在,也要游回大明,完成使命!”

朱雄英笑了笑,赞扬道:“好样的,孤没看错你……”

说罢,又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李景隆缓缓说道:“臣回到大明后,快马加鞭赶回京城,见到了圣上,臣将殿下的要求告诉了圣上,圣上就说了一句话,太孙所提之事,全部应允……”

“臣此次回京几乎般空了整个科技院,共带来两千枚洪武雷,二十台洪武大炮,五百发炮弹,以及一千把洪武铳……弹丸数不胜数!”

朱雄英连连点头,李景隆办事他是绝对放心的,都在意料之中。

“皇爷爷还好吗?”

朱雄英脑海中尽是老爷子的音容相貌,回想起爷俩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朱雄英无比的思念。

李景隆坦然道:“圣上龙体安康,殿下不必太过牵挂,就是时常念叨殿下,臣这次回去在宫里陪了圣上整整一天,也问了臣一天……”

“皇爷爷都问了什么?”

朱雄英又问道:“可是平倭战事?”

李景隆摇摇头,感慨道:“圣上没有询问任何关于平倭之事,就是关心殿下在作战之时能不能吃好,晚上睡觉冷不冷……”

“还让臣叮嘱殿下要按时吃饭,晚上睡觉盖好被子,早上起来天冷,要多穿件衣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圣上还说,缺什么就派人回来要,不用拉不下来脸,早点打完仗,早点回家……”

听到这些,朱雄英眼中早已闪烁着泪花,五味杂陈顿时涌上心头。

老爷子并不关心太孙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关心大孙子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过的好不好……

这不是帝王对储君的期望,只是一位爷爷对大孙子的牵挂!

眼泪滑落之际,朱雄英立马转过身去,他不想让臣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皇爷爷,孙儿不孝啊,让您老人家担心了!”朱雄英在心中不断的默念。

李景隆哪里看不出来太孙的情绪,走上前安慰道:“殿下,圣上寄大希望与您,当务之急是踏平倭国,早日和圣上团聚!”

朱雄英悄悄擦了擦眼泪,长舒一口气,立马转过身来,缓缓说道:“孤征战倭国这段时间,宫里可发生什么事情!”

李景隆说了很多宫里的事情,老爷子又得一子,取名朱楠,朱雄英又多了一位二十五叔。

皇重孙朱文珏两岁了,已经会说话,也会走路了,整天在坤宁宫乱跑,老爷子下了朝就会带重孙子玩耍。

在奉天殿门口放风筝,在内花园烤红薯,甚至出宫去玩,有时候玩到天黑才回宫。

嘉兴公主,也就是大丫,和朱文珏同天出生,不仅会说话,会走路,竟然已经能背诵上百首诗词,就连东宫师傅刘三吾都称赞不已,称其女神童。

朱允熥时常思念大哥朱雄英,经常跑去太庙,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保佑大哥旗开得胜,早日平安归来。

朱允炆变得安分许多,不再想尽办法讨好老爷子,而是潜心读书,也练习武艺。

朱雄英刚走的那几天,太孙妃李婉儿整日以泪洗面,最终思念成疾,病了半个多月。

老爷子现在都是在坤宁宫吃饭,几乎都是太孙嫔张月亲自下厨,偶尔还会给老爷子唱唱凤阳花鼓。

临安公主没了丈夫,儿子跟着太孙去打仗了,老爷子让她搬回宫里住了,帮着李婉儿教导两个孩子。

朱高炽每日在尚书房批阅奏疏,减轻老爷子许多压力,颇得老爷子喜爱,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朱允炆,朱允熥。

而且还跟着老爷子经常打太极,三个月就瘦了五六斤,朱胖胖高兴坏了。

还有太子朱标,病情逐渐好转,偶尔会想起来一些之前的往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