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接班 下(2 / 2)

“嗯,这个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图纸画出来,再选定了材料,固定了尺寸,其他就很简单了。”

杨书记微笑着问其他领导:“你们觉得这车怎么样?”

作为国内制造大厂之一,最不缺少的就是懂技术的人,其中一个领导惊叹道:

“书记,这位小同志了不起啊,这辆车的结构非常合理,整体受力很均匀,在简单的机械设计方面他已经完全能独当一面。

而且,他在制造方面也很厉害,您看到这根方形管了没?您看这接口的焊缝像不像两排鱼鳞?整体完成度极好。

咬边接头天衣无缝,焊缝非常满,没有破漏,没有损伤,没有多余,他这焊接技术在咱们厂内玩的转的也不多。

而且您看他前后这两片车瓦,这是铝合金管切下来的,造型流畅完美,关键是里面有两处焊接的地方,焊接的非常好,其他的不敢说,小同志要是在咱们厂里上班,至少也能做个六级焊工的大师傅。”

其他人虽然也懂制造,但术业有专攻,要在短短时间内看出这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也就只有说话的那位老者有这个实力。

几位领导又是惊叹又是惋惜,杨书记也一样,只见他满脸心痛的问肖卫国道:

“这些技术你都是在哪学的?”

肖卫国总不能说是上辈子学的技术这辈子精进了吧,只能编瞎话道:“下乡的时候在部队看人家修理自己慢慢琢磨的。”

众人又是一惊,看别人修理都能学会技术,这不明摆着就是个天才吗。

杨书记咬牙又问:“卫国,你想不想回厂里上班,工作和职称的事我去部里给你想办法。”

肖卫国可不想到厂里上班,只能婉拒道:“我那边已经安顿好了,而且离家近可以照顾永红,还有跟我一起干活的哥们,我放不下那边。”

刚才检查自行车的老者出声劝道:“卫国,你再想想,你的技术和才华只有轧钢厂这种大厂才能有地方施展,在厂里可是为国家做贡献。”

“领导,您不用劝了,轧钢厂这种大厂不会缺一个六级工,也不缺一个肖卫国,革命分工不同,我在哪都一样会给国家做贡献。”

老者闻言深深叹息,他是真的觉得该让肖卫国到轧钢厂上班,毕竟肖卫国还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高深的技术,他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肖卫国虽然是自学成才,但他懂得全面,而且技术功底深厚,关键是他还会画图懂设计,加以培养,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师。

杨书记也叹气,他对自己没有早发现肖卫国这样的人才而自责,他的面前已经有了一个肖卫国,在几万名工人的轧钢厂里会不会有更多被掩埋起来的肖卫国?

杨书记准备在厂里多搞几次生产技术大比武,他要尽可能的把掩盖在日常工作中的各路技术人才都尽量挖掘出来,他的心里有一种急迫感需要尽快释放出来。

那位老者还不死心,还想再劝一下肖卫国道:

“卫国,书记的承诺永远有效,你回去再仔细想想,而且你在外面收废品又累又脏还赚不到多少钱,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咱们厂里多好啊,你来了以后衣食住行都有厂里给你解决,咱们厂里现在还在盖家属楼,等你要结婚了,还可以申请一套房子做婚房,你现在还小,可能想不到那么远,等你在大点就知道在轧钢厂上班该有多幸福了。”

女领导这时也为老者打掩护,只是她不正面跟肖卫国说,而是打算侧面打击,只见她问李永红道:

“永红,你们一起捡废品很辛苦吧?”

李永红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实回答道:“不辛苦啊,我们都挺轻松的。”

女领导语塞,她以为李永红只是太小还不懂什么叫辛苦,所以就又问道:

“你告诉阿姨,你卫国哥现在捡废品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李永红可知道肖卫国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可她知道这种事不能乱说,所以只是微微抬头看了一下肖卫国的方向,才低声说道:

“卫国哥可聪明了,他赚的钱挺多的。”

女领导哭笑不得的对其他人说道:“这小丫头片子心眼挺多的,还跟咱们卖关子。”

其他人都笑,杨书记笑着问肖卫国道:

“这个就不需要对我们保密了吧?”

这时候的工资都是公开的,大多数人都只能拿到对应职级的工资,而少部分有特殊贡献的,也会拿到对应的奖金,绝对的公平公正,谁也瞒不了谁。

肖卫国知道自己的收入在有心人眼里其实不是秘密,而且现在他回收站的收入只是小头,以后有别的机会才是赚大钱的时候,今天是跟杨书记他们结交的绝好机会,以这些工厂领导的级别,今天留个好印象以后说不得能帮上自己大忙。

肖卫国笑着对杨书记回答道:“我们每个月不等,最少的一个月只有六十多块,上个月最多,有二百多块。”

“嚯,这么算的话你这平均一个月至少不得赚个七八十块?不比在厂里当六七级工赚的少啊?”

“捡废品是个勤快行当,也会考验一个人的学识和运气,收入不够稳定,但养家糊口没问题。”

“你这岂止是养家糊口啊,放眼全国,你这收入也是顶尖的水平。”

“杨书记,话可不能这么说,我这钱是需要供我们四个人生活用的,平均下来真没那么高。

而且我听说现在已经有人花了一百多万买进口轿车,以后这种人只会越来越多,我可不敢和他们比。”

几位领导面面相觑,互相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这事,他们不是没见过大钱的人,轧钢厂每月光给工人发工资都是大几百万,可那些钱是工厂的是国家的,国内还有这么有钱的人?花一百多万买辆车?那不是疯了吗?

知道肖卫国现在确实无心来厂里上班,杨书记也不再多劝。

李永军被人带着去办手续,肖卫国和李永红又被带回了杨书记的办公室,杨书记笑着对那个女领导道:

“让你们白跑一趟,这几个孩子骨头太硬,什么都用不着咱们大伙帮忙。”

女领导笑了笑说道:“孩子们有骨气是好事,这才是咱们轧钢厂子弟该有的样子,您看要不这样,咱们虽然帮不上别的忙,但今天见一面也不能让他们空手回去,后勤每年不是还能剩几套工装吗,拿几套给他们回去穿,省的他们还得捡别人的旧衣服穿。”

“行,那你去安排吧。”

肖卫国三人临别前每人手里都提了衣服,李永军是两套,这是他刚入职发的工装,肖卫国和李永红每人都是四套,还多出来两套是厂领导送给他们的小伙伴小结巴的。

杨书记分别是叮嘱道:“卫国,回去后要多多学习,千万不能因为现在有了一点成就就骄傲自满,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杨伯伯。”

“永红,在学校要好好学习,以后一定不要忘了永军和卫国对你的帮助,如果遇到困难就来厂里找阿姨,学习的事要抓紧,新的旧的一起学,你起步比别人晚,只有更努力才能不让自己落下同学太多,知道了吗?”

“嗯,知道了,谢谢阿姨。”

肖卫国很感激这些人有想帮他们的心,他也很想以自己的微不足道的能力对他们做出一点回馈,毕竟今天感情这么到位,不留下点东西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杨书记~”

“叫杨伯伯!”

“杨伯伯,我这个自行车您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生产一下,这种车在国外特别火,说不定可以创外汇!”

临别之际,肖卫国用“外汇”两个字瞬间击中了在座领导的内心,现在国内对“外汇”非常渴求,所有大小企业都在疯狂找机会创收外汇,一切跟这两个字有关系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杨书记立刻决定动身去部里汇报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