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又装修(2 / 2)

这套商铺面积不算太大,室内三层加起来面积只有三百多平米,不过地段好,这套房子在宣武区宣武门大街上,往北走就是西单,往东走就是前门大街,虽然不挨着十字路口,但位置已经相当不错。

在这个稳赚不赔的年代里做什么都能挣大钱,这种好地方与其租给别人不如自己留着做点买卖。

这个年代最赚钱的小商品行业是什么呢?首先应该是电子产品,然后就是潮流服饰,可这两个肖卫国都不打算做。

正如肖卫国为什么前期只抓着废品行业不放一样,他并不是不能干别的,他下乡的时候就卖过电子产品,为什么回北京后他却提都没提过?

因为严打马上就要开始,他不敢确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会不会触犯到不该触犯的东西,到时被搂草打兔子顺手料理了。

要知道电子产品想要干好肯定绕不过走私,而潮流服饰呢?这个年代有一个很严重的罪名叫流氓罪,卖的衣服太潮会不会也被牵扯进去?肖卫国暂时不愿意为这点钱冒这么大的风险。

他现在能确定的是废品行业肯定没问题,其他行业中还有两个是非常赚钱但肯定没事的。

第一个就是小饭馆,这个结论是他从故宫旁边的孙女士的故事里侧面得出的结论,要知道孙女士就是开小饭馆的,而且用这个小饭馆赚了好几套四合院。

第二个就是书店,这个年代严重缺乏文娱产品,人民群众对能接触到的一切可以放松思想的东西全都热烈追捧,所以这个年代的各种读物供不应求。

杂志,报纸,小说,漫画一经售出全都会被人看了又看,其中衍生出来的电视,广播,电影,歌曲,每一个新节目的诞生都能引起热烈反响。

读物背后的作家,诗人更是全体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就比如肖卫国,他立的功不会刻意宣传,说自己是个前线下来的退伍老兵别人也没太多的感觉,可当他提出来自己是《亮剑》的作者陆岳后,他的待遇立刻就会变得不一样。

去办理房子手续的时候当地对应部门官员亲自办理,有耍威风不想让他进去的一些单位和商店的大门也全都中门大开变为热烈欢迎。

其实肖卫国不想暴露自己作家的身份,盖因为这个年代的读者都太疯狂了,有些人的行动方式更是跟后世的脑残粉有的一拼。

好在除了办事的时候他用过一下这个名头之外,其他时候他并未在公共场合露过面,知道他身份的街坊邻居也都得到过回收站的警告,肖卫国是作家的事情大家知道就行了,如果被人知道了以后附近肯定会乱起来,到时候大家都得难受。

大家一想还真是这样,所以除了小范围认识肖卫国的,大部分人依旧还是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