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以虏退诏天下(2 / 2)

用拍卖的方式处置查抄的固定资产,再让购买者自行选择是否迁户籍,这会引起一大票手里有钱的人趋之若鹜。明朝时贱户本来就不少,何况还有商户这种虽然有钱但是社会地位不高的行业,忽悠他们来买就是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对于土地有着相比较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热爱,那种感情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从根子上论,也可能就是农耕民族对于饥饿从心底里的恐惧所形成的执念,只有手头上有属于自己足够多的土地才能安心。

有大量土地在手,就证明这个家族是兴旺的,是有前景的大家族,至于钱财那跟土地根本没法比。

这种情况只有在曾经的一个年代里,因为农民相对更辛苦,而工、商业有稳定工作吃商品粮,反而比农民户籍更受人追捧。在官方已经明确要“城市化”引导甚至驱赶农民进城之前,很多地方衙门仍然搞了一波卖城市户籍的把戏。

农村一户人家一年甚至几年的结余,换来一个十八不靠的城市户籍,卵用没有。

相比较土地而言,官、商才会关注房屋、商铺,越是大宗房屋、铺面买卖越是难以短期内交易。但是朱祁钰一招准予迁籍必然引起贱户的购置欲望。

洪武时期把户籍定到过细,除了疍户这种悲惨存在之外还有终身为娼为奴的贱籍。殿里的都是人精,一听到朱祁钰这么安排顿时脑海里出现了人们争抢竞价购买的画面。

贱籍一旦买了铺面就能转为商户,又或者也许还能混个匠户身份也不一定,子孙们争气点没准能出一、两个读得了书的彻底改变家族命运。

“户部好生谋划,务必使各地官衙组织竞买错开日期,要给广大客商,哦哦,不对,要给广大竞买之人留下往来各地奔走空档。”朱祁钰继续说道。

这话听在朝臣耳里又是别样一番滋味。

全国统一进行宣传,并且各地错开竞买时间全让有现钱人能够在各地奔走进行竞价。这样操作可以避免了消息闭塞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能够让所售卖的资产以尽可能高的价格成交。

通过变相售卖户籍的方式,极有可能开启大明朝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再没有世代贱籍的时代。至于那些贱役怎么办,也不是现在能管得了的,且走着看看吧。老话不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臣领旨。”虽然大量的资产又要从账面上消失,但是这些物资留在户部账上本来也没什么多大用处,最终结局恐怕也是被皇帝拿来赏人。能够以这种方式处理掉,至少能够让官军们得到一些新式武器,总比赏赐给某一个勋贵要好。

本着这样的小心思,陈循没有再说什么,老老实实领了旨。

“金大伴。”

“老奴在,皇爷吩咐。”金英听到召唤,立刻起身凑上前两步,轻声回复道。

“交待锦衣卫,此乃国之艰难时刻,好生应负着差使,莫要辜负了朝廷期许。”朱祁钰交待道:“各衙门办差,上上下下难免有人阳奉阴为。锦衣卫当于旁严加督促,勿要使人生了别样心思。”

“当然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当布告天下,凡有上下其手扰乱朝廷差遣者,世人皆可往锦衣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投状。又或是往各州、府、县投告,但有举告者,必须受理然后查察。”

“各衙门但有推诿、拖延,又或是知情不报者,以同罪论处。”对于官府手段,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知道。

曾经的索拿卡要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更成了不收钱也不办事,无非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已。

在朱祁钰身体里的那个记忆中,一个曾经被人称颂 “康乾盛世”的时代也被后人无情戳破。所谓的盛世,就是把揭露丑陋一面的人给砍了、剐了甚至屠族,自然就再也没有人敢说阴影里的东西,只剩下了虚伪地盛世吹捧。

钱粮的事情安排好了,再次要求兵部行文督促甘肃、宁夏对西北诸卫有所实际行动,无论是用刀枪还是有钱粮,一定要做到让西北诸卫实实在在与瓦剌产生深层隔阂这才准备退朝。

“于卿,可拟诏告天下北虏已退了。”朱祁钰吩咐道:“在户部告示天下之前发布吧!”

确认也先退往塞外时于谦就提出过要诏告天下安定民心,但被朱祁钰拒绝了,现在提出来是……

这个时间点好毒!

结合了前面安排要售卖田地房铺的消息,这是要让老百姓知道国家打败了北虏,可以放心购置产业,不用担心国破城亡的问题存在。前后两个诏书,相互关联又相互毫无关联,但其结果必然会使朝廷目的能够更好实现。

退朝后,朱祁钰背着手慢慢踱着步子走在前面,兴安躬着身子让自己看起来比朱祁钰更低。

“兴伴伴。”

“老奴在。”朱祁钰突然叫了一声,兴安连忙跟上。

“锦衣卫那边,你安排招呼一下。”朱祁钰站定身子,抬头看了看天空继续飘着的大雪说道:“何人买了产业,买了多少产业,要有详细记录。”

“是,奴才这就去。”虽然不明白朱祁钰的意思,但先答应下来总没错。

“皇爷,可还有吩咐?”有不理解的再问就是。

“大明自建国以来,商户虽地位低下却得了实惠。商户的税负与农户、匠户所纳税负相较实在不足一提。这次不论士农工商,依律竞买自然要如实交付。”说着,朱祁钰转身朝兴安笑笑。

这一笑,让兴安感觉像是狐狸逮住了一窝鸡一样那么开心。

“这竞买的钱财怎么来的,是不是该给朝廷一个说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