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官吏俸禄(2 / 2)

现在太上皇帝朱祁镇想要领军进京摆明了就是要抢回皇帝宝座,虽然说从龙之功谁都愿意抢一抢,但明知是凶多吉少时还愿意义无反顾往上冲的除了那些本就是九死一生的谁敢......或许只有原本就是十死不生的才敢吧!

何况大同监军兴安在侧,手握数柄先皇御剑奉旨护送上皇回京。若是自己真敢有什么异动,用屁股想事情都知道兴安就敢请了先皇御剑命居庸关的官军把自己给砍了。

要在正统年间,只要礼物送得到位,那位站皇帝能把所有事情摆平了。现在嘛,金英捐出了全部身家也不过是留了条命被派去镇守水师而已。别人不知道,张楷能不知道水师是个什么鬼吗?

广州总兵喂了鱼,原有的官军一败涂地,靠着朝廷仅剩的几条破船和疍民为主战力量建起来的水师能心向朝廷?呵呵,疍民能心向朝廷还会跟黄萧养那货造反吗?

自从知道金英被调入水师监军时张楷就觉得这是景泰皇帝朱祁钰故意要借刀杀人!有了杨洪、石亨等人的数次突袭,北方达贼三、五年内恐怕不会发起大规模进攻,这个时候再看朝廷招抚就有些不妥了。既然是天朝上国,怎么能容忍有叛贼套个大红战袄就做了官军的,岂不是景泰朝之耻了?

这么一分析所有答应就呼之欲出了,一定是景泰皇帝要借黄萧养之手弄死金英,免了脏了自己的手又有了仁义之名。至于兴安,站队早,算是太监中清廉的异类,即便是被查到兴安有借清查寺庙时搜刮财宝据说也另有出处,甚至搞不好就是景泰皇帝跟兴安两人演的一出周瑜打黄盖而已。

按照京里传出来的消息来说,正统朝被打压的官员几乎都有在原职上升迁,最差的也是官复原职要按原职平级调动。而正统朝人五人六的那些就惨了,但凡没有点真本事的基本都是把以往过错翻了个遍。

咱这辈子恐怕没什么机会受到重用了,能在右副都御史职衔上混到老死也就算是善终了。如果敢掺和上皇的事情,怕是正好要被今上给灭了族给其他心怀二般的臣子们打样。

先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哪怕熬资历熬到致仕也绝不能掺和龙椅之争这档子事。

对于这位曾经对自己从来不敢有任何忤逆的臣子言辞坚决的拒绝,朱祁镇难免有些恼怒。这已经是第几个旧臣子拒绝自己了?朱祁镇自己似乎数不过来了。

“禀上皇,自朝廷得知上皇进入宣府后,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佥事刘聚便领了马青、马云并日前捕获的瓦剌探子十数名投关外而去,所涉事情一概不准过问,臣以为朝廷另有大事,上皇还是宜早日返京为妥。”拒绝了老领导难免有些担心,不如早些把人给送走才是正理。

“哦~卢忠领了马青、马云?”朝廷打了这么大的败仗要脸面,虽然事情确实与马青、马云等人有责任,但最终的背锅侠也确实因为这几个人真没什么背景。

没背景做事就要小心,切莫得意忘形,会吃大亏的。此时张楷心中暗自庆幸,如果不是正途官有几个交好的同年、同乡关系再靠着金钱开路,只怕自己也早就是个背锅侠,哪里还有机会通过各方渠道了解朝廷消息呢!

“卢忠领这几号人,怕不是要送于瓦剌平息战事。”张楷这么猜测,朱祁镇听了也微微点头。

马云等几人作为罪魁祸首被送去瓦剌处置,名义上朝廷给了瓦剌一个说法,何况送还了部分被朝廷抓获得的瓦剌细作,也算是对也先放回自己的一个善意回应吧!

可恨这景泰朝廷居然有人会玩这种下作手段,就这么把自己当作货物一样给处置了。朱祁钰一定是想借着以细作换回自己作为将来打击正统朝廷的理由之一,想想兴安的操作就知道了,居然想有抨击正统朝的所有政绩为理由污蔑我正统皇帝治国无方,哼!待我回到京城见了太后再说,总不能这么便宜了你朱祁钰这个小人。

“皇爷,臣已经照着吩咐选了百余号身家清白能干这人入北镇抚司。”朱骥不知道景泰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照着吩咐办好每一件差。

对于朱祁钰的提拔与信任,朱骥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岳丈于谦。不仅自己受到提拔,家里那个小舅子,甚至干舅子也被朝廷关照。虽然惹了岳丈于谦老大不满意,可是皇帝直接拿子贡拒牛说事情后老丈人即便再不情愿也只是让自己几个好好为朝廷效力而已。

大明朝恩荫的官员多到数不胜数,官二代、官三代哪个不是一屁股黄白之物的?就是那个顾兴祖,根本不是一屁股黄白之物,那货自己就该算是夜香般的脏东西不也在朝廷里一直有人举荐要起复吗?

朝廷要用人,要用像自己岳丈那般能干、正直、清明的忠臣, 但是大明朝官场上这种人有多少?就算是户部尚书王直如今位列三公,敢说一句比于公能干吗?

礼部尚书胡濙更是已经位列太傅,这又如何?比起老丈人来他可算不上清廉,连边都沾不上的。

自己这位老丈人对于皇帝要以抗击瓦剌有力为由赏赐朝臣时坚辞不受,那可是少保衔,虽然只是三公中最低一级可也是步入三公之列,不仅拒绝了甚至还说“此诚为之耻”这种话,搞得整个朝廷所有文官都免了升赏,也不知道因此得罪了多少人。

还好皇帝坚持,这次新铸的景泰钱漂亮大方,南北两京并北直隶、山东、山西诸省官员都领了“抗战饷”。原本的粮钞兼支,经过皇帝陛下一折腾成了钱羊兼支,新钱到手,羊牵回去,可不比宝钞、禄米实在吗?下面小官小吏嘴上不说,脸上可是乐开了花。

至于南方的“平叛饷”发的羊皮跟北边的整只羊相比是小气了些,可不是还有响铛铛的景泰钱吗?大明朝百年历史,从来只有罚俸扣饷的,这种主动给官员增加粮俸的事情还是头一回。作为皇帝近臣,当然知道朱祁钰正在筹划增发“养廉饷”、“车马费”了。

虽然还不知道朝堂上百官的意思,甚至都不知道突然多出来这么多开支朝廷哪里有钱支付。但如果成直了,这以后岳丈家的日子也能好些了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