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革新势不可挡(2 / 2)

朱祁钰对于朝廷现在官吏们的福利政策非常不满,虽然已经几次三番给官吏们加薪了,但是杯水车薪没有太大的作用。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官吏贪腐的问题,除了精神文明层面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改善官吏的福利待遇。

大权在握的人只能粗茶淡饭还要接受一堆条条框框的限制,任哪个没有精神偏激的人都不能干长久了心情还不受影响。既然是学而优则仕,那就不妨给于优渥的条件再配上严明的监督制度,同时配上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清正廉洁的官员。

“皇爷,锦衣卫有拿到过几个造谣生事的贼子,鞫问后有线索与盐商有关。”是不是盐商干的对于兴安而言无所谓了,反正皇帝要革新一定要拿办盐商的,这次锦衣卫拿到的几个在酒馆、茶肆里批评周忱的政令自然要牵扯出幕后指使者。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幕后指示者,又或者具体是谁都不重要了。对于推行新政而言,当然是以皇帝的意志为意志。而景泰皇帝的意志就是革新,那么这几个恶意污蔑朝廷新政,攀污朝廷重臣的贼子就一定是盐商、漕运放出来扰乱新政实施的,不是也是。

“哦?既然如此,可有处置?”对于锦衣卫反应这么快,朱祁钰也有些意外。挺好,特务机构就应该在干实事上反应迅速,不然朝廷养那么一大堆特务尽用来针对官员和百姓算是怎么个事了。

“回皇爷话,此事牵扯重大,奴才等不敢擅自处理,正想朝议后回报皇爷听您吩咐呢!”兴安轻声回复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参劾周尚书之言需待认真核实后再作定论,在此之前不妨先暂且调周尚书回京接受调查。”

“启禀陛下,臣以为朝廷应当给朝廷自辩的机会……”

“启禀陛下,臣以为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朝廷应当将此事交锦衣卫严查,以正典刑。”

“启禀陛下……”

……

朱祁钰看着殿内上朝的众臣像是在看表演一样,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眼前的不是苍蝇呢?有缝没缝都难不倒老鼠、长虫的。

对于朱祁钰一直失神不语的样子,王直急了,眼神询问于谦是不是该出手了?咱们这群大佬没吱声,那些小官实在跳得欢。周忱于公于私对朝廷都是有功劳的,怎么就能让人这样泼脏水了。

感受到王直的目光后,于谦斜了眼没吱声,转头看向胡濙和王直、陈循。跳过眼观鼻,鼻观心又或者是在观察宇宙尘埃从空中飘落大殿金砖轨迹的胡濙迎面与陈循的目光对上,两人眼神交流一番后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皇帝身后的兴安身上。

“皇爷…皇爷……”朱祁钰走神的样子兴安见到不只一次了,于是轻声提醒。之前两人的奏对声音太小了,大殿里那些想惹事的家伙以为皇爷是在追问周尚书责任要拿办呢!

有人要倒霉了,兴安心里默念,只怕这次朝堂风波不会小。皇爷想革新,居然有人也想作祟,正如了皇爷所说的周尚书的革新之旅损害了某些利益既得者,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挠朝廷革新之旅。

“众卿所言甚是,朕心甚慰……”朱祁钰说出来的话,兴安一个字都不信,这是在做铺垫了。

“既然如此,便暂停了周卿的南京差使吧!周卿现在可是任了南京户部的差使?南京户部两个尚书也着实有些不妥……”好嘛,听到这话那几个脸上憋不住事的已经笑开花了,当皇爷是进士(近视),这都看不出来吗?

“兴伴伴,适才这些勇于任事的直谏之臣都记下来,朝廷有缺即补。”听到朱祁钰吩咐兴安要记录下刚才直言要处理周忱的官员,刚才参与弹劾的六科给事中、十三御史脸上已经完全憋不住了,脸上的菊花灿烂盛开盖过了徐徐西落的太阳光射入朝堂的光茫。

“南方多部族为了体现归附之心多有上书请朝廷遣官牧民之举,朕本想等明年取士后再行派遣,如今朕就有了人选了。”说着,朱祁钰手往大殿靠后的人群一指,意思再明朗不过了。

之前还在想为周忱鸣不平的王直、于谦等人松了口气,幸好当时忍住了,还是太傅胡濙沉得住气啊!

“吏部不能总是跟朕抱怨没有得力的官员可用,这满朝臣子都是忠良,这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不就是外放牧民官的最好人选吗?都放出去吧!”好嘛,前一刻还如同菊花般灿烂的脸庞就成了被霜打过的茼蒿菜一般蔫了。

虽说京官外放大多都能是正印官,有实权,但是这次恼了皇帝被集中外放出去只怕没什么大的机会轻易调回京了。京官清贵,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关系四通八达的仅靠卖消息都能混个肚圆了。升迁机会也比外官多很多,能够当京官的谁愿意轻易外放呢!

“陛下,那周尚书……”陈循欲言又止。是呀,如果还是把周忱给调离南京了,那革新的事情怎么算?

无论是兵部清退老军、召募青壮保持军队战力,安排边镇设置榷场与外番易市,又或者是吏部安排举人在各地开馆,命令秀才进入军营教习,提高天下万民的识字率,以及户部停了原本的盐引政策,还要调整漕运配合模式等等等等,都是才开始的。而这一切都需要南京户部打头阵的资金支撑,没有了身为大明膏腴之地的南方支持,一切的变革都随时有可能断流。

“周卿嘛…老占着南京户部的职衔也不好。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部衙岂有两个主官的道理。”朱祁钰表现风清云淡,这表情也给于谦等人吃了定心丸了。皇帝还有大招要放!

“命周卿入内阁办差吧……”内阁?高谷差点叫出声来。

“兴伴伴,拟旨。”

“奴才在,皇爷吩咐。”兴安躬身往前凑了两步。

“命周忱为谨身殿大学士,往江南总督税赋钱粮盐漕矿制革新。”

谨身殿大学士……江南总督……我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