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升官加爵(2 / 2)

王文眼皮也跳了跳,同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王文、于谦两人都已经位极人臣。一个是都察院最高长官,一个是国防部头把交椅,没想到还能在任上获得太子少保的荣衔。说不想要,那是假的,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好像还没好到能在活的时候享受这般待遇,能够死后得到哀荣就很不错了。

而不明就里的众人关注的却是其他几人的升赏情况,皇帝陛下给左都督刘聚封了爵,石亨那货终于在苦熬了这么多年后落后侄子数年也终于封了伯爵,一时间一门两伯了,也只有云南的沐府才有这样的待遇了。

罗通在西南整军安民这么些年也是媳妇熬成了婆,终于也等到了朝廷的认可,想想七、八年前还不过是在东莞做个性格乖戾的看门官而已,境遇差别之大着实令人嗔目结舌。

“内阁…用印后安排布告天下。着司礼监安排中官、锦衣卫即刻往各处传旨。”朱祁钰没问内阁意思,直接下达了任务。

转头又对舒良说道:“让李永昌安排体面点,威严、气度不是做给百姓们看皇家的体面,是要给百姓们看到皇家给忠臣良将的体面。”

“是……”舒良能说什么呢?一会散了朝老老实实传旨就好了。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没事,本来有事的现在也没事了,反正都是各部、各衙门主官们坐在一起可以商议解决的事情还是不要跟皇帝面前讲了。今天看皇帝那张死人脸就知道最好不要去触霉头,众人不约而同选择开启了静音模式。

“各部、各衙主官,大学士留下。其余散班。”朱祁钰没有客气,直接挥手赶走众臣。

“启禀陛下,臣何德何能敢受少保衔,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众人退下之后,于谦首先站了出来不肯接受太子少保衔。

“不准。退下!”

“陛下…”

“嗯?~”

“廷益,陛下自有区楚,先归班。”王文看到于谦又人顶牛连忙出声拦住。

于谦嚅嚅嘴, 最终没有说什么退了回去。

“于尚书。”

“臣在。”听到皇帝这么称呼自己于谦没有过多反应,只是站了起来躬身行礼。皇帝称臣子都是张卿、李卿这么叫的,何况兵部尚书了。

“你清高,你了不起。”说着,朱祁钰伸出握拳的右手,缓缓立起了大拇指。

“臣惶恐。”很明显,朱祁钰很不满于谦的言行。

“启禀陛下,于尚书绝无拂陛下盛情之意,实在是与周总督相比觉得心中有愧。还请陛下恕罪。”王文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同殿为臣,更重要的两人是一期的进士,同年同殿,虽然跟于谦这人没多少私谊可谈,但这种时候还是要帮衬一下的。

“于尚书自幼就作出‘粉身碎骨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传颂天下,朕衷心佩服气节。气节虽令人佩服,可平日里不能只靠气节吃饭。”对于谦,朱祁钰不是第一次批评了,可于谦就是不肯改。

“朝廷里文官、武将有几个是于尚书你看得上眼的?只怕朕坐这个位置你也认为很不配吧?!”朱祁钰话一说完,于谦连忙撩起袍服跪了下来。

封建王朝数千年,儒家思想教育的忠君爱国中对于忠君几乎是盲忠。皇帝错了也是臣子没做好才错的,所以错都在臣子。既然皇帝生气了,那一定是臣子不对。

朱祁钰说了重话,于谦跪了下来后其他人也不好再坐着,纷纷起身跪了下来替于谦求情。

“哼,都起来吧!朕要真的罚了你们,可不就正中了昏君的名头了。”对于谦的批评只是希望他能走得更远,这辈子虽然没成救世名臣,但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机会成为治世名臣,至于比尹旻那个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要值当得多了。

“朕知道你想看到的文武官员是什么样的,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嘛!朕也想,但是这么多年官员都这么过来了,是你想改就能改过来的吗?往日见了谁都是吹胡子瞪眼的,还有你王卿,不愧是一榜同年都一个德性,就这样事情办没办成不说人都让你们给得罪光了。”

于谦和王文真的很能得罪人,也正因为他们俩个那么能得罪人所以在朱祁镇复辟时满殿朝臣都知道他们是冤枉的,硬是没有一个人出来求个情的。

要说起于谦得罪人,最有名的就是景泰皇帝朱祁钰在北京保卫仗后一直想要升赏于谦,而于谦坚决不肯。后来石亨为了巴结自己的“恩相”也为了讨好朱祁钰出了个点子升赏了于谦儿子于冕。

结果那顿臭骂呀!堂堂后军都督府后都督,京营总兵,在朝堂上被骂到狗血喷头不算还被于谦划地绝交、割袍断义。

而在居庸关打了胜仗的罗通接到皇帝召见高兴到屁颠屁颠往京城赶,外放几十年的小吏终于翻身能重新做回京官了,人还没出发就被得到消息的于谦跑来找朱祁钰要拦住。

为什么要拦住?从长远考虑罗通这种文武全才适合放在边关,等彻底打退了瓦剌之后再召回京不迟。罗通也是命大,旁人出了点子另外派个合适的文官去顶罗通的缺就行,可这事被罗通知道了也没顾及于谦是那个把他从东莞捞回来的人也这么恨上了。

事后于谦更是把罗通给弄到大同守关,罗通的气就更上头了。

所以换个角度想问题,石亨、罗通两个推动朱祁镇复辟多少也有些私人恩怨在里面。你景泰皇帝眼里只有于谦那货,我们咋办?

对于朱祁钰严厉批评于谦、王文不知道团结同事、友爱下属的事情殿内众人心里多少有些赞同的。特别是指责于谦有恃才自用、矜己傲物之嫌,虽然说“视勋庸国戚若婴稚,士类无当其意者,是以事机阴发”这种说法有些过分了,但是也不影响众人对皇帝陛下英明神武的领导有任何怀疑。

“朕今日仅升赏部分官勋,留诸卿是因为这两日还有人员调动要议一议。”

还有人员调动?有我们的份吗?众人提起来了兴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