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船的帆(2 / 2)

“近日思虑的事情有些多了,瞧,正想着怎么造大船呢!”朱祁钰用下巴朝着模型和图纸方向一指,继续和银耳莲子羹较劲。

冰糖放的刚刚好,莲子和银耳都炖煮的刚好软烂入味,就是上面盖着的枸杞有点多了。明明只是点缀一下颜色用的枸杞被撒了厚厚一层,每一口下去都要嚼上一会,与入口即化的银耳和莲子成了两个极端的对比。

汪氏进门时就看到了满殿摆的图纸和模型,特别是满地都是朱祁钰画的奇丑的图画与工部的船舰图纸成了鲜明对比。幸亏是跟舰船模型和图纸放在一起才能分辩出来是画船,不然都不知道是个什么鬼东西。

“爷这画的船样式不同与我中国固有式样相去甚远,莫非又是‘夜梦神人授技’?”朱祁钰不要脸,什么荒唐就扯什么,什么“夜梦神人授金”又或者授艺什么的都敢张嘴就来,简直跟刘邦鬼扯着自己母亲夜梦神人授精一个道道。

“啊,永乐年间三保太监率水师下南洋时曾经在极西之处见过西人使用的帆船样式,我照着记载胡乱画的。”

从西亚到欧洲,有人、有海的地方就有舰船,甚至在此时仍然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非洲、美洲原着民也有舟船文化。

“按照记载,西人使用的船舰用的是软帆,还使用了大量船橹。有风时借助风帆前行,逆风时也能调整软帆借些许风势,再加上摇橹的力度也不耽误船只行进。”

“软帆?”中国的传统帆船就是一个桅杆一张帆,风帆直上直下,风帆的数量取决于舰船甲板的宽度。

而朱祁钰画的舰船在船首部分有明显突出部分,软帆一头挂在尖尖的船头上被风吹鼓像极了十月待产的孕妇。全船上挂满了软帆一节节、一片片,甚至连船尾部都有风帆正在迎风招展的模样,相比较而言“百船千帆”就真的只是一个形容词了。

“这一船,莫不得有上百帆了?”没有点破朱祁钰那实在无法上眼的画功,靠着解释勉强看懂了图画的意思,汪氏有些吃惊。

“嗯,还不知道,不过几十帆是肯定有的。舰首部有艏帆,船尾有尾帆,然后前甲板有主帆…其实我觉得这横杠上的帆可以再……”朱祁钰努力向汪氏介绍着船帆的作用,并且自嘲着自己画功难为了汪氏。

“爷为何不找杭贵妃来代笔?奴记得在潜邸时爷都是找我们姐妹代笔的,就是给太后的贺寿礼札都不例外呢!”

“呃…”朱祁钰有些尴尬。写惯了简笔字,虽然连着句子能看懂繁体字,但真写不来。再加上自己拿着毛笔手就抖,怎么都写不出几个正经的大字来,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来显露。

当了皇帝就没事了,批奏折本来就不用写几个字,甭管你龙飞凤舞还是潦草人生下面人都只会捧臭脚夸皇帝爷爷一笔好字。

至于怎么个好法,这还用说?咱们景泰皇爷这笔字就是透露着一种气势,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如果非要评价只能说这是寻常人不懂的美,根本没法理解那一笔一划挥洒出来的那种快感、气势。虽然只是极少的几个字,但那种洋洋洒洒、大气磅薄可以感觉到这是我大明朝以来最有成就的皇帝由内往外散发出来的气势,装绝对是装不出来的……

“那个,要不你来代笔?”琴棋书画,当年朝廷为朱祁钰这个亲王挑选的妃子自然是样样精通的。之所以这前一直找杭氏代笔也就因为想避开汪氏这个直性子,免得让她知道自己在谋划皇位而闹出不必要的事情来。

至于现在,可不敢找杭氏再来代笔了。正是要避避女人养养身子骨,杭氏一来媚骨从内到外…这侧妃挑的真要命!

有道是不怕一万三的貂,就怕一尺三的腰。杭氏往这一站,蛇细的腰肢这么一扭,素了多少天的苦可不就全都前功尽弃了?

养养,再养几天,让自己的两个肾好好休息休息。这个时候朱祁钰想起了正妻汪氏的好,要是想在乾清宫把汪氏正法了,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两人在一起工作就绝对是正经的安心工作,不会产生过多的体力运动。

“那…奴试试?”汪氏也不客气,直接执笔就要画。

“试试。”朱祁钰鼓励道。

无非就是几张御纸而已,有什么打紧的。老子替你老朱家打下来的江山差不多比正统朝翻了一番了,等软帆船造出来后遨游大海的大明水师将彻底掌握整个天下,还在乎浪费几张纸墨不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