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无似盗斧者(2 / 2)

“朝鲜方面有大船可以迎敌、增援?”冷场片刻,终于有人提了问题。

“不知道,应该没有。”朱祁钰下意识抢答了这个问题。一百年后为了抗击倭人的全面侵朝行动,在中国军队的大力支持下才出现了龟船这种军舰用来对抗倭寇的战船。

既然如此,龟船也不太可能做为远程的支援舰船运送大量官军前往倭人控制的本州岛参加战斗。

“黄萧养这厮不能留了,这次给朝廷惹下来的麻烦太大了。”看着沙盘朱祁钰也半天说不上话,朝鲜、天津卫短期内都不可能安排出大船救援,小船去恐怕还没到就得喂了海螃蟹。看着这个形势朱祁钰也恨得牙痒痒。

听到朱祁钰这么说,王直、陈循几人相互望了望交换了下眼神,这才信了真不是皇帝以中旨让黄养正出兵征倭的。先入为主,对于自己的这位皇帝陛下一些不按常理的操作早有了成见是造成偏见的主要原因吧!

说来也是,皇帝陛下向来不打没把握的战,这次的战事太过仓促了,也确实不太符合今上一贯的做事风格。疑邻盗斧,现在想想再看看一脸愁容的皇帝陛下,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那……救援这般困难,莫不是要来年再行救援了?”有声音弱弱的问出。

“不行,还有幼军一部也在其中。”询问的声音刚落下就被反驳掉了。

黄养正不重要,反正是个投降过来的叛贼。当年广州城外不知道有多少官军、百姓遭了他黄萧养的难。

明明一个山贼,偏偏还拉动了疍民组成的海贼有了一只随风而来趁浪而去的水师,把广州总兵打了个狗吃那啥啥啥不说差点就破了广州城。要不是皇帝陛下命杨信民招降黄萧养,大军围剿时非把他给剐了喂狗不可。

幼军的组成大多是官军中有品有级的武臣子弟不说,更何况还有不少勋贵甚至文臣家中的旁枝子弟也在幼军中任职。来年再救?那不就等同于放弃救援了,除了皇帝陛下亲自下决定之外没人敢同意这个观点。

“天津卫、胶州卫在建福船加紧营造,争取在五日内凑齐可载两千人的船队出发。”管不了这么多 ,只好能赶多少赶多少了。

两千人的重甲官军配上现有的标准火器即便遇上数倍的达子骑兵也完全有能力借着工事有一战之力,如果只是去救人而没有其他要求应该还是有些胜算的。

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朝鲜配合了,到时候如果战场上形势不妙大明官军将领会懂得牺牲谁来成全任务的。

“诸卿,再议一议,查漏补缺,为此次迎救大明水师献计献策,有功者朕不吝升赏。”到了这里,朱祁钰再也想不出别的什么招数来了。

战,不是这么打的,不该是这么打的。

黄萧养这厮,真不能留在军中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