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忆苦思甜(1 / 2)

明白了,这会明白了。

朱见深点点头,不自觉陷入了深思。

为了能够让百姓安定所以要让百姓有固定居所,有恒产,所以景泰朝一改宣德旧制,除了招抚流民安排居所、田地耕种之外并不做粮赋减免,只是缓缴而已。这一政策直到近年田粮赋税被整体减、免才更改。

而流民和当地居民是有区别的,流民必须要按当地官府要求缴纳数年税赋并服完徭役等条件之后才能根据考核登记成正式居民。

有户籍的百姓就可以按平价购买足额的官盐了,也可以按市价向官府兜售棉、麻、粮、布换取牛、羊和皮毛等物资。其他的好处,比如可以买番人女子为妻这种好事也只对有户籍的人开放,流民是想也不要想的。

为了能够不让百姓的田产被官宦、商贾吞并,朝廷在减免田赋的同时增收了高额的税赋惩罚名下有超出限额田产的人员。按各地军户分配田地为基数,超过军户田产一倍的就要对超出部分田产全额缴纳粮赋,超出两倍的就要对全部田产缴纳粮赋,超出三倍的...呵呵,世人逐利,要缴纳那么高的田赋除了官宦人家之外普通百姓田产多了只会安排分家。

至于官宦、商贾嘛,放心,你大胆的买,只要缴足粮税当地官府是一定不会管的。至于廉政公务局会不会上门来询问买地的银钱来路,那就是廉政公务局的事情了。税务局也完全有可能按图索骥查一查名下有大量田产的百姓,只要能说得清来路,缴足粮税,一切好说。

如果说不清来路,呵呵,这话你都别问旁人,虽然这会没人会跟你讨论满清十大酷刑的内容,但是大明朝剥皮充草这一类的刑罚是一定要了解的。

“叔皇的意思是用田产‘困’住百姓,这样他们就会安心稳定的接受朝廷统治了...吧?”朱见深不是很确定自己理解对不对。

“嗯哼~可以这么理解,但不全对。”

有田产的百姓轻易不会造反,即便是官府欺压、剥削,只要还能活得下去大部分人是会自认倒霉忍下这口气的。

这会还是封建王朝时期,即便朝廷努力提高识字率仍然还是八成以上的百姓识字不过百数,甚至说九成以上仍然算不上脱盲也没什么问题,这就使百姓对于律法的认仍然处于一无所知的境地。

百姓不知道律法其实也挺好的,所谓“民不可知而威不可测”嘛~官、吏随便叭叭几句小民就会吓到要死,自然是衙门里的人怎么说下面小民就怎么做了。

那种小民自己觉得委屈了利用网上工具宣传介绍自己怎么可怜、怎么怎么委屈...衙门里怎么怎么违犯这种事情在大明朝是不可能的。要说后世那些个小民没有被盘剥、被欺压的自觉性,动不动就拿朝廷“为人民”的口号拿来说事情的刁民行为这会搞不好连村子都走不出来就会被人给沉了塘。

“安心是不会安心的,谁这一辈子会看着眼前那点东西就安心了,肯定还会有欲望。而有欲望就对了,朝廷就要利用百姓的欲望引导他们成为朝廷想让他们成为的人。”

“让百姓成为朝廷想的那样...顺民,良民。”

“对,顺民,良民。”朱祁钰继续解释道:“绝对不能让百姓‘躺平’喽,要让他们动起来,要给他们希望,让他们中优秀的人尝到甜头,让他们卷起来。”

“卷起来?”对于朱祁钰说的躺平还能够结合后面的话理解,但是卷起来又是个什么鬼?

“打个比方,朝廷对地方上不受控制了,这个时候怎么办?”

“啊?”这个比方打的,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测试吗?朱见深有些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唐末时各地节度使手握军政大权,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官,可实际上呢?谁在乎朝廷,都是各行其事。等朝廷想要解决某个节度使时会发现这人已经尾大不掉了,那怎么办?”

“嗯...在他周围再封几个节度使,让他们相互制衡。”

“说的对呀!反正这一个朝廷已经管不了了,那怎么办,干脆再弄几个出来让他们这些军阀相互猜忌、相互攻伐,只有这样他们这些军阀才会关注朝廷的大义名分。弄出那么多个节度使来最后朝廷谁都管不了,谁都有可能举兵推翻朝廷,但这样就回到了隋末乱世各路称王称霸的乱局,到时候大不了大家一起死而已。”

“嗯嗯,明白。弄出一堆节度使来天下大乱,大家一起死。不弄出这么多军阀来,别人会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朝廷一定会最先被军阀给惦记上,皇帝会是最先被刀兵相向的。”到底是朱祁钰用历史故事给填出来的太子,朱见深很快就能理解意思了。

“有句话叫做‘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这话自私,无情。但是细想一下,如果大明都不在了,这天下为什么还要存在呢?”

“嗯嗯...”听到这话朱见深两眼放光,似乎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个叔父说出来的这番话有多么的反人类。

就好像说你家的饭锅子掉地下摔了八瓣,自己家吃不上饭了就干脆要烧了整个村子让身边的所有人也吃不上饭似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只能是咱们大明朝廷来做,要是哪个宵小蛮夷胆敢生了这种心思是一定要斩草除根的。”

自私、无情,只能是大明,而如果有其他国家、种族胆敢有这种做派...不,不要说是做派了,但凡任何一个不是汉人的家伙胆敢生出这种想法出来,就该亡其种、灭其国......等等,但这跟卷起来有什么关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