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在魔鬼和天使之间做生意(1 / 2)

至于冯春宝,对方一个想法,季东来就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进去,同样想法的还有邵咏齐,现在整个公司就是围绕几个人的科研项目展开。

当然也有失败,或者半个失败的项目。

贾茹和曲波带来的项目,最终项目被季东来拆了,李青重新立项。

这种情况在国企或者成熟的企业机构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没有一个人傻到给一个非权威愣头青机会,拿着自己的钱给别人增长经验。

国外的机构更是如此,以前能够出现乔布斯比尔盖茨,那是军工复合体的选择结果。同批次一大堆人被选择,成功的就是两人。

只有国内例如《意林》《读者》上面的无聊文人在鼓吹国外创业环境,还不需要强硬背景。却不说比尔盖茨的亲妈是ibm的执行高管,大凡国内的文人有一点骨气,也不会让社会矛盾越来越深。

有鲁迅先生一样,弃医从文经历的文人太少了,绝大多数都是听风就是雨的识字败类。

龙总那边静静地听着季东来的分析,不断点头,李东锌那边这才放心,季东来的脾气李东锌比谁都知道,真的对方不满意谁都敢喷。

「小季,你是说现在的很多科学家都人品有问题?」

龙总那边一句话,李东锌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季东来却摇头了。

「错了,是工程师!现在国内的科学家太少了,研究员他们都称不上,是到了单位,凭借评选给他们弄了一个科学家的门头,而不是真的有本事做成了科学家!」

「袁隆平先生做了多大贡献?人家自己都说自己是个研究员,我们国内那么多领域空白,但是却有那么多所谓的科学家出现在这些领域,啥也做不出来,不讽刺么?」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议避免批量的制造科学家,拿项目看成果,还是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

说道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事情,季东来最有发言权。

在出售传统企业之前,每年公司都会招收大批的工程师进来,很多人进来证件齐全,都是大型国企评出来的。

结果进了工厂不能说啥也不是,甚至是啥也不懂。

光会搞人情世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叫一个缺少。连一元智造工厂里面初中没毕业的孩子都比不了,理论的东西不会结合实际。

还有某方面的科学家,指望对方进入研发中心能够带项目,结果进来后适应不了研发中心的快节奏,半个月就辞职了,还和你打官司,原因很简单:工作环境和描述不符。

在大连,公司那边招聘大重这些大型国企出来的研究人员,指望能够成盘菜,结果进来了碌碌无为不说,还是大爷脾气。

最终一个月试用期直接赶走,计算不会,分析不会,画图勉强,学历还是211,你能说什么?

一元智造管这种大企业有一个简单的称呼:985,211废物集中营。

从来没听过季东来这么惊世骇俗的言论,龙总非常惊讶。

就这样,另外几个人回去睡觉了,两人还在聊天,一直到早晨五点多,龙总这才返回自己的房间。

「小季,你做民企屈才了,早几年我肯定把你挖过来,现在晚了……好好干!」

厚重的大手拍拍季东来的胳膊,龙总意味深长的说道,季东来不知道如何回复对方的话,只能简单的笑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