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天枢越野车(2 / 2)

这么说吧,就军工厂加工的货,车都要烂没了,排气管还像新的似的,闪闪发亮,后来国外的高级货完全不能比,但是人家贵呀。

外地和尚会念经这事儿,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而且是越远的和尚越好,国外的最好。其实国外产品受追捧自己家的被冷落就是这么个原因。

就像市政要采购一批东西,或者工厂采购设备,搞个大工程项目什么的,包括设计,你细品,都是这么个事儿。

为什么呢?因为离的远就贵嘛,国外的更贵,可以理直气壮的花钱。这理由纯朴不?

越贵,中间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越不易被人发现。就是这么纯朴。

本地的越便宜,质量越好,就越卖不出去。人太熟,价太低,根本没有操作空间嘛,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对了,”张铁军说:“配件厂尽量选择军工,可以和他们谈一谈合资或者重组,咱们得尽早把大框架稳定下来。”

“行,这个我知道,已经让人去调查了,现在就是有一些配件只能从国外买,这个有点头疼,找不到替代品。”

“没事儿,这不是正常事嘛,先买着,这边给研发中心下个项目任务,后面咱们自己产,或者找个合作单位生产就行了。”

“事儿到是这么个事儿,关键是特么的,他们也太贵了,操他哥的,明摆着歧视咱们,那副嘴脸我都想大耳刮子扇他。

就前挡,就那么一块玻璃就要一万多,军用版的特么得小三万,这特么不是抢钱吗?”

“车玻璃呀?”张铁军想了想:“这个好像不用出国,我记着福建有一家玻璃厂能生产这个,质量比国外的好,价格要低至少四倍。”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找着呢?这么没名吗?”

“嗯,现在名气不大,不过肯定是真的,可以找他谈谈合作,最好是能共同建厂。”

张铁军说的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曹得旺曹老板了,九三年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汽车用玻璃了。

用他的话来说,试试又不花什么钱,他几百块的东西卖一万几万块,我卖两千三千,总会有人来买,我质量又比他好,没道理不赚钱。

于是他就成功了,最后愣是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配套厂。

甚至在他成名以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们买的豪华车的玻璃竟然是国产货。

而国产车呢?都在想方设法的跪舔国外,花大价钱用人家的东西想彰显自己产品的高级。

“我感觉吧,咱们应该弄一些人,”

张冠军说:“一个省一个市的这么找过去,把各地的特产哪厂子这些都弄明白造成册,现在特么找点东西太费劲了。”

张铁军有些无语:“你老人家知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它叫黄页?”

“……别的地方也都有吗?”

“邮电局是你家的呗,只给你一个地方生产,是吧?”

“特么,这个逼让你给装的,我不就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嘛。我让人去买,把全国各地的都买一本回来,然后查一遍。”

这个时候,每座城市都会有一本像书一样电话簿,邮电出版,装电话就送一本,不装电话可以在邮电局买。

这种电话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分类工商手册,起源于美国。因为是用印刷钞票的废纸印刷的,纸张都是偏黄色,所以叫黄页。

当然,咱们是不是用印钞纸印的就不知道了,不过也跟人家一样做成了黄色页面。

上面,从政府单位到企业工厂,分门别类要多全有多全,包括私营公司,个体户和私人电话。

你没看错,这会儿黄页上最后一类就是全市的私人家庭电话号码,只要安装了电话就会把户主的名字印上去,那真是一点隐私也么有。

不过这会儿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是隐私,反而相当开心,感觉特别有面子,骄傲着呢。

沈阳做为第一大工业城市,黄页簿是大十六开,有小四厘米厚,是这会儿全国最厚的电话簿。申城居第二。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印成书,有些地方电话太少,就会印成手册,三十二开那么大。

“也行,”张铁军说:“那就找几个人搜集一下吧,重点把机械加工类的厂子,还有军工兵工相关的关注一下,编个册子给我。”

“收购啊?”

“也不一定,我主要是看上他们的技术工人了,先观察观察吧,后面再说。”

九三年,距离工业大面积崩盘还有两三年的时间,不少工厂都还能维持,还不是最佳时机。这话不能对张冠军说。

不过到也不能说早,很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始亏损了,他们体量大成本高,负担也重,是最先倒下的,尤其是军工和兵工单位。

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明白那种感觉的,领导干部还只是失落,工人就只有绝望了,完全不知道生活该怎么继续。

那些在计划时代如鱼得水的管理者们,这会儿完全就只会懵逼,除了上窜下跳中饱私囊安排亲属工作他们实在是啥也干不了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