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炒青茶 亲手炒制了试试(2 / 2)

在茶厂消磨了大半天后,众人这才告辞回家。临走时秦孃孃给每家都装了一提上好新茶和一盒自制青团,又热情邀请大家有空来茶厂里玩。陈娜开车把冯小河和奶奶一直送到漫水桥才回去。到家后,叶子君安排孩子们睡了个迟到的午觉,佳慧把青团拿给外婆吃,她和奶奶则忙着在院子里点炭炉,——她带回来一包新摘的茶叶,准备亲手炒制了试试。

奶奶早年间在茶厂里干过活儿,还记得炒茶的工序。两人把带回来的茶树嫩叶放到筛子里粗筛了一遍,捡去残枝败叶和碎屑。这时炉子上的炒锅已烧干水汽,奶奶便把鲜叶倒进锅,用手反复翻炒。佳慧忙蹲在旁边拍照,就见嫩绿的鲜叶被高温炒制后逐渐软化,散发出浓郁茶香。这时便要一边炒,一边用手揉捻。

外婆坐在旁边,边吃青团边看奶奶炒茶,关切道:“这不烫手么?”

“小火慢慢炒,手要快,翻动时别碰到锅底就不会烫到。”奶奶不时抓起一把茶叶,在手中搓捻一番,道:“早年茶厂都是人工炒茶,还不是经常有人把手给烫了,起老大的水泡,那时也没什么药膏可以抹,都是用针把泡挑破了,让它自己好……”

这时叶子君也从屋里出来了,看到院子里在炒茶,忙也跑过来围观,说:“好香!原来炒茶是这么炒的,奶奶我也来试试!”

其他人忙制止,“快别!烫伤了可不是好玩的!”

叶子君只好心有不甘地缩回手,等奶奶炒完一锅茶,倒出来又开始炒第二锅时,她才终于有了上手的机会。在奶奶指导下,她把炒过摊凉的茶叶拢成一团,在竹匾里轻轻地揉、细细地捻,跟揉面团似的盘来盘去。

“我怎么觉得这比撸猫还好玩?”叶子君笑道:“奶奶,我揉得好不好?”

“好!好得很!”奶奶惋惜道:“就是白净净的一双手,等会儿要变得乌漆麻黑。”

叶子君抬起手,果然上面已经沾染了少许茶叶的绿汁,她凑到鼻尖下闻了闻,说:“但是好香啊。”

揉捻好的茶叶还要再回锅二次杀青,等他们把茶叶全炒完,天都快黑了。摊在竹匾上的茶叶已经是卷曲的暗黑色,叶子君检视一番,颇为自豪,“这茶叶,那话是怎么说的?条索紧结,对,奶奶,咱们炒的茶也是条索紧结,跟鱼钩似的,算得上是上等好茶叶呢。”

她亲手揉捻的这些茶叶,在晒过两个太阳天后,部分被装进罐子,放进了叶子君的行李箱。

那个大大的行李箱里,来的时候塞了很多海市的特色糕点,回去的时候也同样满满登登,不仅装了她亲手揉的绿茶和亲自采的花茶,还有各色干菜干菇等等,最后拉链都快拉不上了,奶奶还不由分说地塞进去一包红薯淀粉,且细细地告诉她回去要怎么做,就因为她在餐桌上说了句“这个辣椒炒红薯粉超好吃”。

照例是佳慧开车,送母子俩去火车站,路上叶子君说:“佳慧,开个民宿吧。就开到你家旁边,我肯定一有假期就过来!”

关于在茏山镇开间民宿这件事,佳慧其实也考虑过,但她觉得漫水桥边的场地并不适合,这里太偏僻,没什么观景游玩的地方,除了叶子君这种对种花种菜有着超常喜好的人,一般人可呆不住,光是住一晚有什么意思?

但有个地方是值得好好开发一下的,那就是姑姑住的石桥南村。那里地方宽敞,又有小桥流水、古槐山林,后面的祠堂和民居如果好好修整一下,也很有看点。以往这些念头只是在她脑海中偶然闪现一下,但在叶子君提起这件事时,某些规划渐渐清晰了起来。

“好啊,在民宿开起来之前,你什么时候想来了就直接过来,”佳慧笑道:“像你这样的免费劳力,我上哪儿找去?”

两人在车站依依惜别,把母子俩送上火车之后,佳慧开车去药店,买了些晕车药和晕车贴,——下午她就要带外婆回沙河县了。尽管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会很痛苦难熬,但外婆对回家还是充满了期待,因为她马上就要参加孙子的婚礼,更因为,那个她住了一辈子的地方,终于能回去看一看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