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我朝农业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的是什么(2 / 2)

接连有人举手回答问题,每个人的答案王青曼都低头慢慢记录着,记录完就挂在身后的木板上,陆一良他们拼命挠头,憋了半晌,想跟人家抢一个答案都抢不到,抢着回答的人太多了。

在场的不止是男子会回答这些问题,也有不少女子回答的很踊跃,她们仿佛在跟这些男子较劲一般,几乎是这个人刚刚回答完坐下,另外一个人就立马站起来开口就答。

他们还发现很多人都带着一本小册子,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这些人就低头拿着自制的炭笔唰唰的在册子上记录,看的陆一良他们是心慌慌的。

王青曼见差不多了,就轻抬手,示意回答停止,她随意抽出一份刚才记录的答案,“这是刚刚贺夫子回答的粮食产量低的回答,贺夫子有句话说的很对,土豆虽然高产,但是如果有的选,大家第一选择肯定不是土豆,那么如何提高粮食的产量呢?大家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题下面安静了片刻,不是大家擅长的问题,大家不敢轻易回答,陆一良他们答不出来,就四处看看有没有人答这个问题,就听见一道好听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肥沃的土地是增长粮食产量的第一条件,粮食的种子就可以比作人一般,人要是吃的好的了,自然会长高长肉,但是要是土地贫瘠的情况下,粮食吃不饱的时候它会先保护自己,不会急着产出更多的种子。”

王青曼做了鼓掌的动作,所有人都为王青旗的回答而鼓掌,王青旗对着大家坦然一笑,安静的坐了回去,陆一良拍了一把王青旗的大腿,悄声说,“不愧是老大,你是这个!”说着,竖起大拇指。

“班门弄斧罢了。”王青旗倒是没有因为这点夸奖沾沾自喜,因为这些话阿姐在家经常挂在嘴上,为了肥地,阿姐做了很多努力。

“刚刚这位学子的回答非常对,就拿齐乐府的土地打比方,这边的环境是不适合种水稻的,水田的要求和整理都比较麻烦,并且我们山多,唯一能充作水田的只有山下的土地,人比良田多,分也分不均匀。”

“虽然暂时由齐乐府的农学小队研究了旱地水稻的种子,小有收获, 但是产量远远达不到水田的产出,这就是土地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未来我们考上科举,做了官之后,在你管理的地盘,你们要怎么合理利用土地,达到粮食的产出呢?”

这题田应会,他立即站起来,“土地利用不是只能靠种植,粮食的产出肥料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养鱼,鱼塘周边可以种水稻,可以养鸭子,鸭子的粪便对于水稻是很好的肥料,山地多的地方,草就深,那么可以养羊,羊吃过草的地方更方便翻耕。”

另一边也有一个姑娘站起来回答,“合理利用土体除了因地制宜,还可以合理利用工具,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出适合的工具,减轻百姓劳累,提高干活效率,也能改变土质。”

“改变种子,挑选质量好的种子,种在良田之中,可以完全保证粮食的产量提高。”

叶夫子观察了一下,会回答这些问题的,很多都是本土的学生,无论男女,他们在农事上似乎很还有自己的见解,外来者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说其他人,他自己听了也忍不住深想,是否真的可以按照大家说的这般去做。

他们总把为民谋利挂在嘴上,可实际上都是纸上谈兵,别人小小年纪,说的头头是道,他呢,到这把年纪了,从未想过这些问题,科举时在策论上关于农事的文章也是敷衍了事,现在看大家激烈讨论这么民生基础的事,他突然很惭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