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流片成功(2 / 2)

ARm公司在这个时代其实相对弱势,哪怕ARm架构的功耗与成本都低,但还是干不过英特尔的x86架构。

所以为了推动自己架构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推动更多芯片采用他们的架构,在专利授权的价格上十分低廉,只用了5万美元的价格就授权了他们华升集团的这款芯片设计生产。

随着徐院士按下按钮,整个机器发出“滴——!”的一声长鸣后。

测试机上的屏幕开始有巨量的代码字符跳动,并且一页页的翻滚闪过。

众人的眼神都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屏幕上,期待着验证的结果。

突然整个屏幕的代码闪动立刻停止,测试机“滴滴,滴滴——!”的蜂鸣声再一次响起。

愣谁都看得出来应该是芯片测试应该是出现了问题,沈旭东心里立刻一凉。

果然还是不能对第一次流片就抱有太大的期望,设计总归是设计,哪怕仿真测试再怎么成功,真到了流片实际验证时总会有一些设计时考虑不到的问题。

不然后世那么多的公司也不会在芯片研发倒在了流片上,还是实际设计经验缺乏。

不少周边围着的设计人员此时是捏紧着双拳,咬紧牙关,眼神死死盯着屏幕上停滞的代码,以及发出的“滴滴”的蜂鸣声。

当然也有部分同志已经垂头丧气,并且低头不敢看机器上的停滞的代码。

哪怕是最前面的徐院士和吴教授在这个三月底的时节,额头上都冒出了冷汗,双眉紧皱,嘴巴紧闭,谁也没第一个开口发声。

就算沈旭东以为验证应该彻底失败,可以准备总结失败经验,早些安排下次流片时间时,测试机的蜂鸣声停了下来。

原本停滞的代码再一次滚动起来,先是缓缓滚动,而后很快恢复了刚刚飞速的滚动情况。

他原本已经变得失落的心重新恢复,眼睛瞪得老大,再一次盯紧了屏幕。

很快机器再一次传来蜂鸣声,并且代码再一次暂停,不过这次他也有经验了,静静等待着机器的验证。

好在这一次暂停比上一次来得短,并且很快恢复代码跑动。

大概代码跑了接近两分多钟不到三分钟后,整个屏幕的代码一闪结束。

一个猩红色的巨大的“pASS!”出现在了屏幕上。

徐院士包括沈旭东身后的研发人员,立刻抢先一步发出了惊喜的嚎叫。

“成功了!!”

“哈哈哈!”,“太棒了!”

沈旭东听到身后的激动吼声,还能不清楚这是芯片流片成功的结果么!

一时间想立刻跟转过头来的徐院士以及吴教授说几句,但喉咙里仿佛卡了点什么,一时间竟然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

虽然芯片不是他设计的,并且实际在参与过程中也没出过什么力。

但整个芯片项目确是他着手建立的,并且没有他的推动,后世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芯片反正90年代是不用妄想。

如今他们在94年初,就已经获得了第一块他们国内自主研发的芯片,这其中代表的什么,沈旭东远比今天在场的所有人还要清楚以及激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