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张校长(1 / 2)

简陋的土房里,一张书桌,一张餐桌,内里一个床榻。

以至于来了他们这些人,还需要从教室中搬几把椅子。

说实话这年头不光中西部省份,哪怕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部分城市。

落后的或者偏僻的地区,学校也都是比较困难的水平。

哪怕沈旭东上小学时,课桌也都是坑坑洼洼的十分旧的破课桌,上头甚至还有早已画好的三八线。

但东部地区随着本身城市的发展,对于学校的拨款尤其是中小学的拨款逐年提升。

不需要什么对口帮扶,上级政府批到学校的资金,慢慢开始修新教学楼或者改善校内设施就行。

反正沈旭东对于宁州市还算清楚,当年经济垫底的天门市,在他到任当年。

学校的条件也已经改善了很多,新的教学楼不是在建就是准备建。

但白山镇的这座大桥小学,沈旭东可以预计,起码未来五到十年内是不会有这种资金。

也就是说,这种接近60-70年代水平的小学,还会一直这么继续下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沿海省份的落后学校,其实教学楼本身还是合格的。

就是各种教学设备,师资情况比较落后,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像大桥小学如今这副模样。

只有一栋单层的砖瓦房,并且外墙斑驳的,有部分脱落。

要不是本身就只有单层,但凡是个两层建筑,就得考虑危房的危险情况。

至于这学校的校长,其实条件更为困难。

哪怕是编制内的老师,但实际生活的土房内,则是将办公室以及生活的房间都只能窝在一块。

“张校长,咱们学校一共几位老师啊?”

沈旭东刚就看到一位年纪不小的女教师在教室门口。

可能有些内向或者其他原因吧。

就待在教室门口,并未靠近,如今又已经在上课。

“就我跟我爱人两个人,我爱人算代课老师吧,姓燕。”

“她由于不算编制,本身拿不到什么钱,好在李镇长从镇里给了补贴。”

“不是一共有三个班级么?只有两位老师?”

一旁的沈旭文也不由惊异起来,原本他觉得物质条件差是差了点。

就是没想到比他当年上村小的条件还困难,更别提跟这年头的奉玉区里的学校比。

但这都算了,更重要的是这师资竟然就俩人,这就让沈旭文一下子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差距。

这所学校缺还不止是教学要的东西,更加缺少老师。

怕要不是这位张校长,这所学校立刻就会取消。

“我们俩轮流上课,空着的那个班级要么就上体育课,要么就自己在教室内自习。”

张老师此时也感觉出了这群人与之前的来过的领导干部不同。

之前大部分来学校的都是白山镇的镇干部,一般刚来可能会来离的较近的大桥小学转转。

但大部分来就是了解一番情况,就去到村子里转转,并不会多关注小学的实际情况。

毕竟他们大桥小学在白山镇还算不上最差,还有更加困难的小学。

而这伙人就是专门冲着他这学校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