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0(2 / 2)

四十分钟,依然没反应。

五十分钟,老太太忽然又吐起来,一连好几口都是黑褐色的呕吐物,但好在吐过之后就没吐了,居然还奇怪怎么医生现在都不下班。

终于,到第五十八分钟的时候,病房里有人大叫:“医生!”

所有人急匆匆冲过去,“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吗?”

“我妈的大便……”

大家赶紧冲向便盆,就见白底红字的便盆里,居然有一堆黑褐色的东西,跟呕吐物一模一样!正常大便什么样,就是不当医生的也知道,这到底是呕吐物还是粪便,居然让人一时分不清楚。

“哎呀大夫,你们咋还不下班呢?我听着像是开大会哩!”姚老太靠在床头,居然精气神十足的,像往日一样拉家常。

“你们工作这么久,肚子不饿吗?我倒是有点饿了,就想吃我闺女煮的白米饭,配上咸菜我能吃碗。”

两个小时前,她可是还被抢救,被下病危的老太太啊!

姚主任眨巴眨巴眼,心头大痛,直接没忍住“哇”一声哭出来,她可怜的老母亲啊,一辈子没过过好日子,以前要拉扯他们,后来要操心弟弟婚事,现在刚有点盼头,就……

毛晓萍也跟着抹眼泪,姚奶奶怎么就,就……呜呜呜,她好喜欢姚奶奶。

清音简直哭笑不得,忙扶住姚主任,“姚大姐您先别急,奶奶的病好了,这是好事。”

“好啥好啊,哪有白天还抢救晚上就想吃大白米饭的,这分明就是回光返照……”

“真的好了,不信你等着看,奶奶都不吐了呢。”

姚主任一看,嘿,还真是!

于是,她半信半疑地看向王主任。

别说她,就是见惯大场面的大夫们,也有点理解不了,原本已经病危的老太太,在经过这又吐又拉一番折腾后,居然说想吃东西!

“这……”柳红梅为首的一众西医,傻眼了。

王主任却眼神发亮,也不嫌脏,戴上手套,直接就在便盆里扒拉扒拉,还真让他扒拉到一坨黑褐色的蚕豆大小的粪便,硬硬的,十分的与众不同。

“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就是这坨小小的宿便卡在肠道里下不来,差点要了人命。

本来这样的粪便要是在普通人身上都不算事儿,但老太太不一样,本就体弱多病,肠道蠕动功能比不上年轻人,又因为急性胆囊炎一连十几天上吐下泻,伤了元气,这小小的“绊脚石”就成了催命符。

众人捂住鼻子,心说主任您可真……嗯,够敬业的。

至此,大家对清音的话已经信了一半,剩下的就看老太太情况,“接下来需要用什么药吗?”

“不用,就等着老太太上厕所就行,晚上什么都别吃,明早六点以后才能吃东西,要求清淡易消化,啥都行。”

众人一愣,“还要拉肚子?”

“也不算拉,就是会解少量的粘液便,解出来就好了。”

大家也不敢马虎,一直在科室等了两个小时,这期间老太太果真就只解了一次粘液便,一次也没吐过,连干呕都没了!

清音知道自己的诊断对了,也就不想再守在病房里,因为已经没她能做的事了,剩下就是护士和家属好好看顾就行,“主任,那我就先回去?”

王主任赶紧点头,不过马上又想起来,“你明天不上班是吧,哎呀,这要不,你还是过来一趟?就一会儿,如果没事的话再回你们厂。”好像她不在他们就有点拿不准似的。

主任都这么说了,清音也不推辞,“好,明天我早点过来。”看完还得赶回卫生室,因为药柜安装好,苏小曼那边的药也快送到了,装药的时候她得看着点别弄错。

走出科室,被夜风一吹,清音这才反应过来,天都黑大半天了,自己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怎么现在才下班?”清音顺着声音,原来是顾安骑着她的自行车,等在医院正门口,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头发有点乱。

“科室有点事耽误了,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顾安不说话,把车头调转过来,她自觉的坐上去,“我妈担心,让我来看看。”

其实可不止顾妈妈担心,他也担心是不是刘胖子后面还有人,查到清音这头来寻机报复。他带人虽然是乔装打扮过的,但毕竟是在查清音之后出的事,刘胖子身后要是还有人就会顺藤摸瓜。

说实在的,要是他自己,他还真不怕报复,有本事来呗,看看谁的刀子硬,他从来就不是守规矩的人。可清音不一样。

“不说话想什么?”

“你想吃西瓜吗?”

别说,清音本就饿得有点低血糖了,此时一听西瓜那种甜甜的东西,哪有不想的道理?连忙点头。

“那我就骑快点。”

俩人回到杏花胡同,顾妈妈站门口张望,看见清音的一瞬间,脸上的焦灼立马没了。

虽然她一句抱怨都没有,但清音却有点愧疚,自己上辈子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独居生活,早点回家晚点回家哪怕不回家都没人过问,也不用向谁交代,但现在不一样了,她有了顾妈妈,她会担心。

清音决定,以后要是太晚回家,还是请人帮忙给她带个信,省得她着急。

饭菜一直在灶台上温着,半碗单独留出来的藕丁炒毛豆米,清清甜甜的在这个季节特别下饭,哪怕没肉,清音也吃得津津有味。

顾安则是洗洗手,把那天买的还没来得及吃的西瓜切开,挑出中间肉最厚的两牙,一牙递给顾大妈,一牙放到清音吃饭的小板凳上。

清音也不客气,一口西瓜一口饭,整个人舒服得不行,神仙过的日子不过如此。

炎热的夏天,挂满果子的枣树和石榴树上还有蝉鸣声,大院的邻居们五成群坐着聊天,清音觉得整个顾家跟其它地方都不一样,这里更凉快。

“工作没有干得完的时候,该下班还是得下班,你们年轻人虽说要以工作为重,但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忽视,安子他哥以前就这样,在外头出任务两天不吃一粒米不喝一口水,好好个大小伙子才半年不见就把自己熬成小老头,难怪红梅会嫌弃他,换我我也嫌弃,该!”

清音忽然耳朵一竖,“红梅是……”

“哦,就你们大院的柳红梅嘛,本来……”

顾安轻咳一声,“妈就少说两句。”

顾大妈可能也是想到牺牲的顾全,情绪忽然低落下来,没再继续这个话题,捶着腰出门遛弯去了。

清音刚被提起兴趣,一边啃西瓜一边问,“你哥跟柳红梅谈过对象?”

“嗯。”

清音咋舌,原书里可没这茬,原书中的柳红梅就是男主的智能团,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走出杏花胡同走向南方,走向世界的最大助力。男主对她也像母亲一般的尊重,就连女主苏小曼也对她敬重有加,后来发财了干啥都会带着大姑姐一道。

“她跟我哥是同学,我哥一直对她不错。”何止是不错,柳家重男轻女,她没吃过一顿饱饭,顾全每次都会把自己的饭省下来,揉成饭团给她,顾大妈会打野,家里时不时也能吃上顿肉,他就把自己那份藏起来,第二天带到学校给她吃,有时候都馊了,但她依然吃得开心。

柳红梅没衣服穿,他就把自己的新衣服裁掉,歪歪扭扭缝成女款的样式。

柳红梅没袜子穿,大冬天的他就把自己的袜子脱下来给她,自己却冻得双脚生冻疮。

柳红梅没钱买课本,他就把自己的借给她,他每年的压岁钱都留着,春季学期开学给她买铅笔和橡皮。

柳红梅能上大学,除了她本身聪明和够勤奋之外,也离不开顾全的帮助,要是没有这些文具和饭菜,她可能连小学都毕不了业。

就连有小混混欺负她,顾全也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保护她,自己受了伤回家也不敢说……整个杏花胡同都知道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后来顾全十六岁参军入伍,柳红梅也顺利考入高中,上了大学,不知道什么原因,俩人再后来也没了联系,大家就默认他俩是分手了,并且认为主要原因是顾全的军旅生涯太苦,完全像变了个人,再也不是记忆中的翩翩少年。

想想吧,柳红梅在象牙塔里,成绩优异,学的又是临床医学,每天见识的都是优秀帅气的男同学,慢慢的有了对比,加上军队管理严格,通信不及时,慢慢的感情也就淡了。顾家对此虽然深感惋惜,但也没什么怨言,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就连顾安,也一直对红梅姐敬重有加,这是哥哥牺牲前也放不下的人吧,他曾经见过一次哥哥回家探亲时,看着红梅姐家的方向黯然神伤。那种落寞的眼神,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里。

所以,这次即使查出是柳志强在背后捣鬼,他也没立即就收拾柳志强,只是按兵不动,算是替哥哥最后守护红梅姐一次。

最后一次,哥哥在这世上的遗愿也就清了。

清音倒是不知道顾安的想法,她叹口气,这就是传说中的白月光啊!

她虽然谈过几次恋爱,但都是事业有成之后才谈的,不是很能理解这种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感情到底什么样,在她看来恋爱就是各取所需,她不在乎对方有钱没钱,只要身体好观正能给她提供情绪价值就行,而每一次分手也不会太难过,反倒是小男友们一个个伤心欲绝。

她真的搞不懂,他们是因为没了自己这个富婆姐姐而哭,还是真的对她用情至深。

反正,都不重要。

可能是想到牺牲的哥哥,顾安这一晚情绪都比较低落,回到清音那边,小白“咕咕咕”的跳来跳去,他也没搭理,要平时,他早就纨绔少爷似的把小家伙挂手上出门显摆去了。

清音烧了一壶水,兑成温水后,给小白洗个澡。

虽说它会自己清洁自己的羽毛,但清音还是嫌弃,趁着晚上没事搞一下卫生。可惜这小家伙是个见水就疯的,扑腾着翅膀飞来飞去,好容易抓到,放进去水里它就想游泳,一扑腾,弄得到处都是水,清音忽然怀念上辈子的宠物店。

直接送出去洗得香喷喷的,多好啊。

这鸽子毛沾了水的气味,真的不好闻,清音嫌弃的捂住鼻子,臭烘烘的小东西,谁喜欢。

可她没注意到,小白扑腾出来的水也沾湿了她的衬衫,的确良面料紧紧贴在身上,身体曲线仿佛被放大一般,该纤细的地方盈盈不足一握,该丰盈的地方,也很是让人意外……

顾安眼神闪了闪,迅速别开视线,“我来吧。”

他可没那么温柔,一把接过小鸽子,大力钳制住,它钉弹不得,再用给它专用的干净毛巾擦干水汽,扔进窝里——

“咕咕咕——”委屈巴巴。

顾安看都不看一眼,要换他养,烧水洗澡?他直接找个雨天扔出去,飞回来就是干净的,这个女人养东西真金贵,就是不知道以后养孩子是不是也……不行不行,他真是得寸进尺了。

第二天是星期六,清音让顾妈妈去卫生室帮自己给林莉请一个小时的假,自己先赶到区医院去看看姚老太的情况。

而整个内科的医生们都发现,自己今天对上班好像变得期待起来。

“喂,老刘你来这么早干啥?平时哪天不是踩着点进办公室。”

“没事,就是年纪大了睡不着,诶你跑啥,等等我啊!”

“我没跑,你没看见老张刚才跑得比兔子还快!”

“老张算啥,你猜我刚才看见谁?”爬着楼梯,有人凑过来说。

“谁啊?科室还能有比老张那家伙早的?”

“陶英才呀。”

众人大惊,一副见鬼表情:“他?”平时都是爱来不来,即使来也是睡够才来,今儿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不成?

众人到了科室,白大褂都顾不上穿,先去号床,刚到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欢声笑语。

“你真是的,我不就住几天院嘛,你还把大家伙都叫回来干啥,让他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别耽误了。”姚老太虽然嗔怪着,但远在外地的外孙外孙女们回来看她,她声音比往日都大,生怕其它病床的老太太们听不见似的。

别看她这几天一直吐,但她不聋,这些老太婆们都说她家孩子不孝顺,住院这么久一个来探视的都没有,哼!

“哎呀妈你好好的养着,前几天他们就要来的,是工作上有事走不开。”其实是自从前天签病危通知单后,她就连忙打电话让外地的孩子们都回来见姥姥最后一面。

她的孩子们,成年的外地上班,十几岁的在乡下当知青,回来一趟也不容易,不年不节的接到电话说是姥姥不行了,就是天大的事也得赶回来啊!

谁知到了病房一看,姥姥正端着一碗大白米饭吃得贼拉香!

大夫们亲眼看见老太太不仅吃大白米饭,还吃了一碗蒸鸡蛋羹,不仅没吐一口,还直呼不过瘾,这下是终于信了,清音这实习生,有点东西。

清音也没说错,当天再复查电解质,各项数值就基本正常了,腿上水肿也消了。

科室为此又开了一场讨论会,决定天后如果没什么不舒服就能出院,然后又让科室负责特殊病案整理的人把这事记录下来,从老太太入院到出院,经历什么样的治疗,什么样的讨论,尤其是最后清音破釜沉舟力挽狂澜这个过程,必须一字不漏记录下来。

可大家都是西医,压根不懂她说的那些中医理论,干脆就把这项艰巨任务交给她,让她好好的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将整个思路过程写下来,以供大家学习,以后要是遇到类似病例还能找找灵感……嗯,要是放后世,高低还得整篇SCI。

姚主任虽然没在现场听过清音的据理力争,但她知道自家老母亲能捡回一条命全靠清音,当然是又送东西又送饭的,承包了清音好几天的伙食。

她也不吃独食,水果都会分给大家伙,虽然每个人分不到多少,但却实打实的提高了她的口碑。现在整个内科说起清音同志,那都是要竖大拇指的,不仅人品好,还医术高,胆子也大,连病危的老太太都能救回来。

倒不是大家这么闲的每天说闲话,而是姚老太,自从出院后,她每天都来医院门口的小广场上打太极,逢人便说她的病是在医院治好的,医生是一个姓清的小大夫。老年人嘛,也闲不住,听说能从阎王爷手里抢人,顿时都想来看看,于是护士台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清音大夫在哪里?”

在哪里呢,当然是在陶医生的“主任办公室”咯。

自从姚老太出院后,陶英才就以大办公室人多坐不下为由,将清音叫到自己办公室。

现在,清音坐在背门的地方,与他相对,大眼瞪小眼。

她努力想要找点话题,可陶英才不是打呼噜就是打酒嗝,有时候还放屁磨牙,她都是揪两坨棉花塞耳朵里才行,不然看书都看不进去。

陶英才也不知道是想试试她,还是想偷懒,那两个病人被他要回来,扔给清音,“你去看吧,别把人治死了。”

清音:“……”她都早就把情况背下来了好吗。

每天早上查房,了解情况,该加药的加药,该减药的减药,该出院的出院,顶多半小时就把一天的活给干完了。

当然,陶英才也不是完全甩手掌柜,因为她发现每次病历夹子好像都换过位置,肯定是被他看过的。

这个老陶,应该是有点东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