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帝驾归京(2 / 2)

谢录行还上报了一件事:在京城修路挖道之事给百姓带来诸多不便,是苏安提议补偿他们以安民心,才让修路一事能够如此顺利地进行。

“苏安?”晏玄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在原主记忆里并未有叫苏安的官员……

“朕记住此人了。若按照他的图纸进行改善京城排水切实有用,朕定会嘉奖。”

“谢陛下。”谢录行感激道。

谢录行下去后,晏玄钰继续处理出宫这段时间的折子,其中大多没什么重要的事,只需要他盖一个皇帝印章代表他已经知晓。

等等.....苏安?

晏玄钰脑中突然闪出这个名字,苏安,原主记忆里有这个人!

但那已经是原主统治后期的事了,那时候苏安已到中年,早已不是京兆尹下的一个小官,他入了朝堂——能进入朝堂议事最低也得是六七品官员了,当时突厥接连攻破大周数座城池,在城内烧杀抢掠,原主却想要求和,可以割城池送皇室女和亲。但是朝廷里还有少数主战派,苏安就是其中之一,且他在金銮殿上言辞激烈,数次上书原主应该抵御突厥,被原主一怒之下削了官职派去突厥议和,在半路上被杀害。

原主又派了其他官员去,可突厥没有理会原主这个大周皇帝,而是一路南下,最后攻破了京城。

晏玄钰从原主的记忆里抽离出来,现在的苏安还是一个京兆尹手下的年轻小官,不知在原主的世界里他经过多少年沉浮才能得入金銮殿。

他翻出来谢录行呈上来的图纸,细细看去,晏玄钰发现地图上甚至精确到某个小巷子里百姓家门的朝向,以及地面坡度如何,刚才谢录行呈上图纸时晏玄钰整体看了一遍,现在仔细看才发现这张图纸上所绘的京城外围有多详细。

晏玄钰心里默默记住了苏安这个人名。

仅数日,京城外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靠近皇城居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对这些变化毫不在意,皇宫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传出来,他们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皇上从南郊回来之后就向京兆尹下了扩路的诏令,他们对于京城外围的百姓如何毫不在意,只需要知道皇上做了什么就够了。

大概是晏玄钰现在的形象让有些官员觉得他成了好脾气,最近有一二官员上奏折劝诫陛下归宫后要勤于正事,切不可因小事荒废政务。

...

一辆素净简朴的马车从皇宫南门驶出来,缓缓向南继续走着,再往前就要经过京城外围区了。

晏玄钰听到京城里人都叫这里是京城外围,而达官贵族们居住的东街才算京城,他觉得京城不仅是道路方面,其他方面也要规划一下了。

“这路修过之后还是这么颠簸啊。”晏玄钰掀开马车帘子向外看了一眼,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京城里的路修平整了也修宽了很多,至少一眼看过去看不到突起和凹陷的地方。

在皇宫正门前的正道是用青砖铺成,京城里各个重要的主干道也是用青砖铺路,但其他地方就多用熟土掺上其他东西铺成硬路,现在晏玄钰所坐的马车就是行驶在这样一条道路上。

“公子,这条路相比之前已经很平整了。”在外面侍候的李忠贤笑呵呵地说。

晏玄钰在心里摇摇头,再等些时候吧,他不能一蹴而就,等百姓慢慢接受这样的治理,待大周发达一些,以后在京城里可以修上水泥路,那样下雨也不怕有泥了。

晏玄钰观察到许多延伸到巷子里的小路是百姓自发用石头铺的石板路。

看来谢录行这些时日在百姓身上的努力也不是没有用处。

京城里有买卖铺子,其中有很多背后都是各个世家的产业,基本上把京城买卖都垄断了。

晏玄钰设想将京城里流动的小商贩们聚集在一起的想法最后没有实现,现在京城里由百姓经营的商业发展状况还没达到可以开办商场的时候,所以晏玄钰也就暂时歇了心思。

但是他设想的方法也不是没用上,由官府在地区管理形成了好几处新的“早市”。相比于之前商贩们随意流动,到处占地方,在京兆尹带领官府的人介入后形成了新的秩序,商贩分于两侧形成两排,中间供人经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