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行至襄阳(1 / 2)

桓熙确实已经离开了长安,在得知祖母死讯的第二天,便已经与桓济、桓虔先行上路。

只不过虞国君臣不曾料想得到的是,河套地区名义上的主将虽然还是邓遐,但是谢艾实则已经秘密北上,当然,这个秘密注定隐藏不了多久。

毕竟谢艾身为兵部尚书,却许久不曾露面,注定是要引人怀疑的。

实际上,梁平老能发现的问题,桓熙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是因为谨慎,所以凡事都得思虑周全。

邓遐忠勇可嘉,但正如梁平老所评价的那样,也别指望他能有什么谋略。

当然了,作为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将,只需要严格遵从军令,在战场上猪突猛进即可。

桓熙之所以让邓遐镇守银川,统御胡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邓遐忠心可靠。

只不过,让邓遐守河套,是建立在桓熙将要从河套地区出兵的基础上。

让沈劲在蒲坂、高王进行战前动员,其一是为了迷惑苻坚,让他分不清自己的主力究竟是要进攻并州南部,还是北部。

其二也是为了牵制虞国的部分兵力。

如果不是孔宪病逝,桓熙还得是要前往河套地区汇合鲜卑、匈奴骑兵。

既然如今自己不能留在关中,桓熙又怎么放心让邓遐独自统率胡骑。

这不是怀疑邓遐的忠心,而是担心他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

谢艾北上,名义上是作为副将,辅佐邓遐,但谢艾随身还携带了一封密信,一道手令。

其中密信是桓熙亲笔所书,专程写给的邓遐。

邓遐这個人,性子傲,桓熙如果直接了当的与他说,让他听命于谢艾,邓遐即便不敢违背,但是必然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难免会与谢艾生出摩擦,想要一争高下。

因此,桓熙在信中回忆自己降服铁弗匈奴、河套鲜卑的不易,又提起谢艾过往的战绩,告知邓遐,让谢艾北上,不过是为他查漏补缺。

当然,既然是查漏补缺,有什么事情,二人自然得商量着来。

至于手令,则是留给谢艾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

所谓关键时刻,也就是谢艾与邓遐的意见相左,而邓遐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时候。

而手令的内容倒也简单:河套军事,皆委于艾,遐副之。

谢艾能够被逼得拿出这道手令,必然是邓遐的想法有可能将三军将士带往危险的境地。

此时,就不能再去顾及邓遐的想法了。

即使邓遐心里不舒服,以桓熙的能耐与地位,有的是法子安抚他。

可一旦河套失守,才是真正的悔之不及。

桓熙这人,历来是分得清楚轻重的。

当桓熙南下,谢艾北上之际,他的叔父桓豁也已经离开了洛阳,并先桓熙一步抵达了襄阳。

如今留守洛阳的是桓温的部将毛穆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