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殿试放榜(1 / 2)

其实考生们不知道,就在他们激烈讨论的时候,太子殿下也亲临了这场考试。

借着屏风的掩饰,太子在每个考场都听了一会儿,越发觉得夏书颜出得这个主意极好。

此刻所有的考官们汇聚御书房,要一起为这次的殿试定一个结果了。

白尚书把手中整理出的考官意见和打分表呈给太子。

“殿下,所有入选殿试的九十九位考生的成绩都在这里了,请殿下过目。”

太子从乐公公手里接过成绩单。

“九十九?孤记得是百人入围啊。”

白尚书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是,只是第一日面试过后,有一位考生因为过于紧张而腹泻不止,根本无法参加第二日的小组讨论,所以……”

太子轻笑着摇摇头。

“这种考试竟然让大家如此有压力吗?”

夏翰林上前一步。

“回殿下,考生们没见过这种形式,紧张也是难免的。

不过从考试的结果来看,确实能发现考生身上的很多问题,优点显著,缺点也不少。”

太子一张一张翻看着考核记录。

“那……诸位爱卿,对于三甲之位可有何想法?”

站着的几人对视了一眼,白尚书回话。

“回殿下,在这次表现不错的考生当中,来自洛州的范永源尤为出众,沉稳老练、游刃有余,既见解独特,综合能力也无明显短板,臣等以为,可为状元。

其次便是肖家子肖云卓,眼界开阔,言之有物,顾全大局、器宇不凡。

衡州的学子石勘,虽然言辞表达上并不出众,但心系民生、言必有据,尤其是对于水利工程,很有自己的想法。听说,他家祖上是治水官,可谓家学渊源。”

太子殿下点点头。

“孤记得还有几位考生,在会试放榜时成绩都不错的,入不得三甲吗?”

何大人上前一步。

“回殿下,会元为江南百川书院的学子公孙良,此子才学不凡、出口成章,确实是一表人才。

但……微臣几人都对这位学子有个统一的判定,便是过于圆滑世故。

尤其是在第二日的小组讨论当中,明明同组人提出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但他都能不偏不倚地给与肯定和赞美,可以说在展示完自己的优势之后,公孙良并不在意最后是否能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经营人际关系于他而言,更胜于有效推进工作。”

太子没有说话,微微扯了扯嘴角。

那日他也听到了公孙良那一组的讨论,确实如何大人所说,他自己的观点十分精彩,甚至因为学业的优势,旁征博引、引古证今,一看就是大书院出来的逸群之才。

但是其他人讨论的时候,即使与他想法完全相悖,他也不会得罪人说出反对的意见,过于在意自己的好人缘了。

“孤记得亚元是一位姓曹的考生?”

何大人颔首。

“殿下记得没错,亚元名叫曹威,兖州人,天赋不凡,少年成名,故而……颇有些恃才傲物、狂悖自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