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学子离京(1 / 2)

琼林宴之后,这些朝中新贵并没有被六部要走,而是被白尚书召集到了一起。

民生调查报告,这是一个他们前所未闻的概念。

户部对他们的疑问早有准备,不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他们做了详细的解释,甚至他们还每人领到了一份调查报告的内容范本。

白尚书看着眼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们。

“诸位,你们接下来要学的东西,不是朝中的人情世故,也不是官场的仕途政理,而是真正地深入民间,让大晟百姓教会你们如何做人、如何为官、如何济世经邦、保泰持盈。

我受太子殿下之托,要带几句话给诸位。

殿下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旅途中重新为自己定位,成为一个想做事的人,而不是想做官的人。

你们对民情的体察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决定今后你们将走向哪里,又走到何种高度。

诸位是太子殿下临朝后的首批进士,君臣之间自有一份情分。

希望大家不要让殿下失望,以赤子之心踏上征途,他日也携一方捷报凯旋回京,届时君臣相得,共建我大晟锦绣河山。”

虽然白尚书打鸡血的能力比起夏书颜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在场的学子们仍然非常激动。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意识到,太子殿下重新为他们划定了一条起跑线。

虽然殿试成绩有高低,但未来究竟谁才能封侯拜相,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即使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深入基层去吃这个苦,但是客观来说,去做民生调查报告,远比他们待在京都之中要更容易取得成绩。

自来新人入朝,要么被拉拢,要么被排挤,几乎都要头破血流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如今他们远离朝堂,天地宽广,只要真心为民,将来不愁殿下不给他们一个好前途。

几日后,各自怀着美好憧憬的年轻人们相继上路了,反倒弄得京都豪门措手不及。

这还没下手拉拢呢,怎么就都走了呢?

因为夏书颜的宣传工作做的到位,大晟的百姓们倒是对太子殿下的这一举措赞不绝口。

这不就相当于是太子派到民间的钦差大臣嘛,虽然没有那么大权力,但百姓们若是真遇上难处了,自然也是可以找他们说说的,只要能借他们的口把消息传回京都,不愁没办法解决。

送走这三十位新进进士,京都朝堂便又恢复了平静。

一转眼,夏书颜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了。

日常照顾她的女医也是啧啧称奇,这位镇北侯夫人当真是有福气,有孕至今,始终也没什么不适的感觉,连每三日来一次的太医都说,夫人身子康健实在少见。

昨日夜里,夏书颜终于感觉到了宝宝的动静,一只小手突然抵住自己的腹部,印出一个清晰的形状。

正在给媳妇擦油的肖将军有幸目睹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心肝宝贝地好一通叫,结果肚子里的那位又没了动静。

“闺女,再给爹爹动一个?”

夏书颜:“……”

肖将军犹不死心,又是哄又是夸,满心期待着宝贝女儿能给他一个爱的互动。

夏书颜看不下去了。

“要不……你叫声儿子试试?”

肖将军老大不乐意。

“谁家女儿愿意被这么叫!可不行!我的瑶儿要不开心的。”

夏书颜满头问号。

“瑶儿是谁?”

肖云驰自豪地扬起下巴。

“咱闺女,肖瑶,小名就叫瑶儿,好听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