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节(1 / 2)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486 字 1个月前

一行人一路晃晃悠悠的回到府城,黎荞和陶竹去拜见了明知府和邢学政,在府城停留一日,徐瑛留下,再出发时只有孟月和庄家人。

回到平城,孟月要先回家,黎荞和陶竹自是要去拜见江知县。

江知县很高兴,如同明知府邢学政那般,将他当年参加会试和殿试的经验全告诉了黎荞。

并且还表示已经为黎荞寻好了同行的商队。

“几日前庄丰收来寻我,说是要组织村子里的青壮与你们夫夫一同进京,好护卫你们的安全。”

“我觉得有些大张旗鼓,便否了。不过,这里有三个待选的商队,你挑一下,我特意打探过了,都是可靠的。”

江知县说着,从书桌上拿起一张宣纸朝着黎荞递去。

黎荞赶紧起身接过,恭声道谢。

江知县助他良多啊。

从县衙出来,黎荞和陶竹不仅见到了庄丰收,还见到了无数向他道喜的人。

随着他的中举,县城里的人对他的关注更甚。

他笑着一一回应,等他和陶竹赶着牛车出城门时,他脸已经笑僵了。

抬手揉了揉脸,他原本坐得笔直的身子立马靠在了陶竹身上。

“渴了吧?喝口水。”

陶竹说着转身进车厢给他拿盛了水的竹筒。

“还好。”话是如此,但黎荞还是伸手接过了竹筒,竹筒里是加了蔗糖的凉白开,甜滋滋的。

人们向他道喜时自是没落下陶竹,因此刚才陶竹也说了不少话。

“你也喝。”他喝了一口之后便把竹筒举到了陶竹嘴边。

陶竹就着他的手喝了几口,然后便不喝了,他将余下的糖水一口气喝完,就又靠在了陶竹身上。

他从怀里摸出江知县给他的纸张,上面写着三个商队的详细信息。

至于庄丰收的提议,的确有些夸张。

他和陶竹此去京城,其实有些前途未卜,圣上并没有让赵大人关照他,圣上冷眼旁观,而京城又是一个倒下一棵树就能砸到三个官儿的地方。

所以,此去京城不能带乡亲。

至于家里人,也尽量少带。

等他和陶竹在京城里站稳了,那再把家里人接过去也不迟。

至于乡亲们,能拉一把的,他自是会拉一把。

江知县给他挑的三个商队,前两个都是大商人,根基深厚,江知县在京城为官时就知道这两家。

第三个商队,规模不大,但领头人韩宁是一个秀才。

他挑了下眉,将这三个商队的信息一一念给陶竹听。

陶竹自是无法从这些信息中确定哪个商队合适他们,便道:“过几日咱们一一见了,然后再定下来。”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黎荞说着将纸张折叠好,又收入怀中。

这时,庄丰收赶着牛车跟了上来,土坯砖路足够宽,可以让两辆牛车并肩而行。

“黎荞,你真不带上咱们村的青壮么?人手太少,不够你和竹哥儿用啊。”

他不死心,还是想让黎荞多带些人。

黎荞闻言笑了,真不需要。

不过,为避免庄丰收和村里人难受,他还是寻个合适的时间将缘由告诉给庄丰收吧。

顺带给庄丰收和村里人发热的脑子降降温。

圣上只说要保他一世富裕,可没说要保他一世富贵。

富裕和富贵,一字之差,那就是天和地的距离。

他不想当安安稳稳的富家翁,非要莽科举这条路,在这条路上,除了那篇关于粉条的小作文,圣上可没优待过他什么。

河西府、包括整个原河省的考生身处底层,觉得他在圣上跟前挂了名很了不得,可是,若是和国子监那些学子相比较,他又算得了什么?

河西府的人都觉得他要飞,可是,这个飞只是针对河西府的人而言。

所有人都认为他会一路通关冲到殿试站在圣上跟前,然后呢?

他站到圣上跟前之后呢?

所以,说一句前途未卜也不算错,在京城没站稳之前,他和陶竹不能多带亲人和乡亲。

回到三柳村时,不仅三柳村的乡亲在,朱家村以及周边村子很多人都在。

中举诶,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而且不仅黎荞中了举,庄文也中举了,一个村子出了两个举人,这可是几十年都难得一见的盛景。

是以,大家不仅是想给黎荞庆贺,也想给庄文庆贺,举人老爷,了不得!

黎荞谢过乡亲们,然后在黎谷、黎粮、黎菽等人的包围下回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