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男主极品亲娘(二十七)(1 / 1)

赵元仪已经十四岁了,虽然长在极品人家,却没有长歪。 她懂得敦亲睦邻的道理。 其实,就算是赵老太、赵大媳妇等妇人,她们也是知道礼尚往来的。 但,家里穷啊,她们就忍不住要算计。 有来无往,多吃多占,一来二去的,赵家老宅的婆媳几个,变成了赵家庄有名的极品。 赵元仪今年十四岁了,懂了道理,脸皮儿还薄,还做不到阿婆、阿娘的厚脸皮。 有时看到阿婆、阿娘和婶娘们那般算计,几乎是不要脸的节奏,已经知道好赖的赵元仪还会忍不住的脸红,甚至是嫌弃。 等赵元仪嫁了人,日子若是艰难,她极有可能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这就是现实,无奈又残忍。 不过,现在的赵元仪,没嫁人,还来到了有钱大方的三婶娘身边,她可以按照自己通晓的道理行事! 端着一盘还散着热气的蒸糕,赵元仪先是来到了东侧郑先生的家。 因为刚才郑先生的娘子万氏主动过来打了招呼,还热情的帮忙介绍周围的情况。 赵元仪对那位落落大方,看着就十分周到、能干的万娘子很有好感。 “万娘子好,我是隔壁顾娘子的侄女儿,我叫赵元仪!” 赵元仪鼓足勇气,敲开了隔壁的家门。 她学着顾倾城的模样,虽然腼腆,却还是主动进行了自我介绍。 她跟在顾倾城身边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她已经开始慢慢退去乡下人的自卑与胆怯。 “婶娘教我做了些蒸糕,特意给您送来一份,还请您不要嫌弃!” 赵元仪努力让自己不要低着头,哪怕做不到婶娘那般高贵,也要尽量大方些。 常年被晒而有些黑的脸颊,微微泛着红晕。 眼睛不敢跟万氏对视,却也没有眼神乱瞟。 赵元仪的仪态,算不得多优秀,可也没有太拉胯。 万氏看了,忍不住暗暗点头:对于一个刚进城的乡野村姑来说,这个赵、赵元仪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很显然,隔壁这家也是个有些讲究的人家。 至少讲规矩、懂礼数。 还有赵元仪的名字,嘶!一个乡下女孩儿,居然给娶了这么好的名字。 不是翠花、立夏之类,而是听着就像是读过书的人,用心想出来的。 “怎么会嫌弃?我在隔壁都闻到枣子的甜香了,正想着要不要去铺子买些蒸糕回来,可巧你就送了来!” 万氏笑着接过盘子,引着赵元仪进了门。 她客气的跟赵元仪寒暄,顺便打听一些消息—— “元仪,你这名字真好,是谁给你取的?” 父母嘛? 应该不像,这个小姑娘可是跟着婶娘和堂弟来城里的。 “是我婶娘取的。我婶娘小时候读过书,我堂弟是白云书院的学生。” 赵元仪刚刚得了好名字,正想显摆呢。 万氏一开口,她就急切的说了出来。 说着说着,赵元仪难免就会多说! 所以,只是送个蒸糕,并等万氏盛了一盘蒸包子的功夫,赵元仪就把自家的情况说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万氏也不是一味的套话,她也介绍了一下自家的情况。 “我夫君姓郑,在白云书院教书。”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也在书院读书,女儿和小儿子是龙凤胎,今年刚满七岁!” “我平时都在家,你家婶娘若是得闲了,可以来我家寻我聊天……” 万氏热情的做出了邀约,发出了积极交往的信号。 赵元仪赶忙答应着,然后捧着一盘包子便回到了家。 “没想到,隔壁的顾娘子还是个节妇!” 望着赵元仪的背影,万氏轻声说了一句。 刚才她可是见过顾氏的,那么年轻、那么美,却愿意为亡夫守节,着实难得。 或许病弱了些,或许不够能干,但只这份心性就足以让人敬重。 “阿娘,蒸糕真好吃!” 七岁的小女娃儿,拿着切好的红枣糯米糕,一边吃着一边夸奖。 “当然好吃了!人家用料扎实,干活儿也仔细!” 万氏从赵元仪口中套了话,知道这蒸糕是赵元仪这个小姑娘做的。 然后,万氏就暗自打量了赵元仪一番: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指甲缝里没有污渍,也没有随便吐痰、擤鼻涕等不良习惯。 做饭的人这般干净利索,做出来的东西,也能让人放心吃。 若赵元仪不够注意卫生,万氏会把东西收下,但绝不会让儿女们吃。 别看他们家表面只是小康人家,家里只有一个举人在书院做先生。 但事实上,他们家可是京中的官宦人家。 郑先生身体不太好,考进士的时候险些死在考场上。 郑先生自己被吓到了,就是他的家人们也不敢让他继续考科举。 幸而家里不靠他光宗耀祖、顶门立户,家人们索性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个富贵闲人。 郑先生一番思考,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正巧京中的一位世叔开了间书院,他便来做了教书先生。 他们一家,根本不靠着郑先生的束脩过日子。 郑先生有分家的家产,万氏有嫁妆,省府的那位知府,还是郑先生父亲的学生。 在府城,万氏靠着“师兄”,也置办不少产业。 所以,郑家的日子看着平平无奇,实在非常讲究。 万氏只是不爱显摆。 又因为喜欢亲力亲为的照顾病弱丈夫,家里没有太多的奴婢,看着就像个寻常的小户人家。 不说外人了,就是万氏的亲闺女郑晚君,也一直以为自家只是小富即安。. 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家的祖父、伯父、叔父以及同辈的堂哥等,都入朝为官。 祖父更是身居高位。 小口小口的吃着软糯的蒸糕,呃,什么蒸糕,分明就是年糕嘛。 郑晚君暗自吐了个小槽。 “阿娘,隔壁新搬来的邻居到底是个什么人家啊。” 这个苦逼的架空王朝,娱乐活动本来就少。 加上她是胎穿,一落地就是个婴儿。 长到七岁,最远的距离也就是前头的白云书院。 父母、兄长将她看得很紧。 对此,郑晚君倒也能理解,古代没有监控、没有DNA,一旦孩童被拐了,基本上很难找回来。 这个世界的家庭,虽然不是豪门权贵,却也小富即安。 父母夫妻恩爱,兄长颇有长兄之风,家里没有重男轻女,她甚至比同胞所出的弟弟更受宠爱。 她感受到了什么叫掌上明珠。 这样的原生家庭,郑晚君真的很喜欢。 她可不想因为一时贪玩儿,而被拐子盯上,继而落个凄惨的下场。 作为熟读网文的妹纸,郑晚君却不太相信网文女主的玛丽苏,而是更相信红楼里的“甄英莲”。 郑晚君深切知道古代生存不易。 身为女子,身为稚童只会更加艰难。 所以,就算父母没有管着、拦着,她也不会贸然离开家,出去冒险! 整天被关在家里,还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郑晚君只能靠八卦来打发时间。 “隔壁邻居主家姓赵,主母顾氏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儿子还在守孝。” “她与婆家的关系似乎不错,居然还有丈夫的侄儿、侄女来帮忙……” 万氏坐在郑晚君面前,开始跟女儿分享隔壁的八卦。 闲聊的时候,万氏也会不着痕迹的予以提点、教导:“那顾氏,品性应该不错!” 能够为夫守节,还能跟婆家相处融洽,应该不是个刻薄、尖酸的性子。 郑晚君却暗自撇撇嘴。 她没有见到顾倾城,但寡母、儿子等几个词儿,却让她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后世的一些狗血故事。 网友们总结过,单亲妈妈带大的儿子,妈宝的几率最高。 且,寡母什么的,有一些会心理扭曲,直接把儿子当成了丈夫。 表面上,看着孤苦、可怜,但一旦有了媳妇,她就会各种折腾、欺凌。 什么睡在儿媳和儿子之间啦,什么故意挑唆儿子打老婆了,什么在儿子面前各种演戏啦。 后世几乎要把这些极品八了个底儿掉。 郑晚君不说被洗脑吧,却也生出了些许偏见。 在她还没有跟顾倾城正式照面前,她已经给顾倾城打上了心理扭曲的标签。 顾倾城:……EXCUSEME?不过是邻居,你脑补这么多做什么? 祸水:……咳咳,她是男主赵青云的官配啊,是女主! 隔壁一个小女孩儿的想法,顾倾城并不知道,她也不在意。 看了看郑家给的回礼,白面肉馅儿的蒸包,顾倾城就知道,这郑家应该是有些家底儿的人家。 “再给西边的邻居送些过去吧。” 顾倾城又让赵元仪盛了一盘儿,给西边的邻居送去。 赵元仪有了去郑家的经验,整个人变得更加从容。 咚咚两下,门开了,开门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妇。 那妇人身形消瘦,两颊凹陷,鬓边有些白霜。 她抿着嘴,嘴角习惯性的下垂,整个人看着很是严肃。 刻薄算不上,但似乎不太好亲近。 赵元仪紧张的吞咽了一口吐沫,刚刚鼓起的勇气,在这张硬邦邦的面容前,不禁有些退缩。 “我、我是——” 赵元仪说话都有些磕巴。 那老妇倒没有计较,淡淡的问了句,“你是隔壁新搬来的吧?” 看着倒是个眼明心亮的孩子,希望她的家人也能省些事,不要生出麻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