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王”!(1 / 1)

杨丹,四川南充人,1988年7月出生,25年12月加入森林消防队伍,29年7月入党,现任yn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支队禄劝中队中队长助理。入队17年来,杨丹先后参与姚安79地震救援、hlj大兴安岭531森林火灾扑救等各项重大任务多达2余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消防员”、“优秀共产党员”。火场上,他是带领指战员们遂行各项任务的“领头羊”,生活中,他是体贴入微的“好大哥”。

严格要求的“武教头”

在训练方面,他总是坚持带头苦练,每一次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这对于33岁的他来说无疑是超负荷的,但是他始终咬牙坚持,也从不说苦言痛。“严是爱、松是害,只有训练场上勤学苦练,火场上才能得心应手。”这是杨丹心中不变的信念。记得有一次爬绳训练,由于新消防员很少接触这类训练,动作不规范、发力点不对的现象比比皆是,杨丹边爬绳边讲解,讲到哪做到哪,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直到新消防员动作差不多成型了才发现手上的老茧全都破了皮,汗水不经意间浸湿了这个老班长的脸盘,他笑了笑说:“这是关键时候能保命的技能,动作要是长期以往不纠正,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可就晚了”。

职业启蒙的“杨老师”

杨丹在训练场上总是板着个脸,像极了“黑脸包公”,但生活上的他确是不折不扣的“暖男”,思想有波动、心里有疙瘩,找他准没错。他的兜里总是揣着几个大白兔奶糖,那是他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制胜法宝”。

“我刚下队的时候,因为腿上有伤,导致很多训练都没法参加,别人训练我只能在一旁瞎比划,那时候的我想到了退队,是杨中队长助理,他多次给我做思想工作,这期间他了解到我喜欢摄影,有着不错的摄影水平,他极力向中队党支部推荐我担任新闻报道员这个职务,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我才真正了解到自己的闪光点”。新闻报道员沈德回忆起这件事来眼睛里泛满了光。提起他,消防员们总是会亲切叫上一声“杨老师”,纷纷毫不吝啬的竖起了大拇指,杨中队长助理之所以被我们称为“杨老师”,不仅因为他是训练上的老师,还因为他是很多人消防生涯的启蒙老师。

精打细算的“铁公鸡”

杨丹在砍价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每次和地方送菜员交接验菜都要为了几毛钱红红脸,纸箱里的苹果要想上称那就必须褪去包装,8块钱的酱油到了他这只能卖7块5,装菜的塑料袋总是套了好几层,这些都是他的“常规操作”,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餐桌上无故出现的红烧肉就是杨丹这样“省”出来的。“杨丹平时就很勤俭持,很少见过他喝饮料、吃零食,他一个月花销绝对不超过5块。”四班长宋余刚说。俗话说,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在他的带领下,消防员们一个个都成了勤俭节约的能手。

技术精湛的“tony杨老师”

谈起如何成为技术精湛的“tony老师”杨丹饶有兴趣地讲到:“刚入队时,原来负责理发的老班长马上面临退队,我自告奋勇的拜了师,就想着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疫情期间,队伍长期封闭式管理,消防员们理发的需求更多了,杨丹任劳任怨,解决了消防员们的燃眉之急,不仅方便了大家,还和消防员们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唠唠家常,说说近期苦恼的事情,不知不觉他又成了亲切的“杨老师”。“杨丹出品,必属精品。‘头’等大事交给他,放心!”分队长王家营说到。

17年如一日,杨丹在逐梦火焰蓝的路上始终保持着冲锋姿态,谈到未来,杨丹坚定地说:“不管身在哪个技位,哪个工作环境,只要我还穿着这身‘火焰蓝’,我都会把岗位当作战位,做好本职工作,帮助兄弟们少走弯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