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打卡“八小练兵”了吗?(1 / 1)

你还在为场地限制无法训练而苦恼吗?你还在为时间碎片化无法加操而着急吗?别慌!小块时间、小块场地、互助小组、小教员、小课堂、小讲评、小竞赛、小情况升级的“八小练兵”重磅来袭。

km市森林消防支队直属大队持续开展“八小练兵”活动,为训练注入新活力,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人人争做“时间的管理者”。

挤出小块时间,缓解“大矛盾”

课余休息、饭前饭后,时间太短,组织不便?不存在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短时间一样练出大进步。大块时间的集中训练,难免有人“吃不饱”、有人“撑得慌”。练不够的加加操,跟不上的补补课,充分利用空隙时间查缺补漏,灵活把握碎片时间开展基础训练,最大限度的将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升训练效果,确保训练质量。

用足小块场地,解决“大保障”

下雨地滑?训练条件有限?场地不够?不存在的!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哪里都能成为我们的训练场,处处都是我们的“健身房”。楼道里面练力量,班级里面练腰腹,4米跑道练水泵,降低了对训练场地的要求,切实做到哪里有场地,哪里就有训练,充分发挥“小场地”保障作用。

新老搭配小组,提升“大质效”

按照新老搭配、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以老带新”帮教优势,把专业技术精、业务能力强的老队员与尚未具备单独工作能力的消防员结为互动小组,灵活划分切实做到结对子、共学习、同进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相互影响,互学共进。

充分挖掘小教员,发挥“大作用”

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批队友中也有我们的“小教员”,你教我器械,我教你徒手组合动作要领,身边有了“小教员”,随处都是“微课堂”。“班长,你看我的绳索救援技术有进步么?”类似这些话每天都能在训练场上听到很多遍,这就是“小教员”给大家带来的收获。随着各项专业技能的“小教员”苗子越来越多,互帮、互学、互教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烈,每名队员的各项救援技能也越发精湛。

开展小型课堂,解决“大难题”

“上升下降时,你要学会用脚去踩绳,把身子立起来,才能更轻松的取下锁扣……”三级消防士敖学庄正在为班里的队员传授经验,演示了一遍爬绳的动作要领。预备消防士岳李阳在细心观摩了演示动作后,认真揣摩,牢牢记住自己在训练时应该注意的细节。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对理论具有指导性作用,在训练中的空档期教练员对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同志们经常失误的地方进行讲解,提醒队员们应该注意的动作要领,在小课堂上充分强化学习效果。

集思广益小讲评,赢得“大收获”

每次训练结束后,“小教员”都会针对当日训练情况及时组织讲评,总结优长、查找不足,适时召开“诸葛亮”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集中组织讨论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并在小教员座谈会上广泛推广,达到“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目的。

技能竞赛小比拼,激发“大热情”

“加油!坚持住我们就赢了……”

浓浓的“硝烟味”在训练场作为蔓延。训练中,以班为单位或根据训练成绩划分训练小组,开展小团体之间力量、技能、素质等竞赛活动,让大家在相互较量、竞技中激发血性、胆气,增强突破自我极限的战斗意识。“争的是荣誉,拼的是战斗力!”三级消防士曾伟说道。“小比拼”给大家创造了“较劲”的舞台,更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参训积极性。

模拟处置小情况,淬炼“大智慧”

“km市梁王山突发森林火灾,各组按照班组行动灭火预案迅速出动实施灭火!”从实战出发,结合任务实际的小情况诱导,让消防救援人员身临其境,提升灭火实战处置能力。“在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中,针对实际任务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开展‘情况’诱导检验,针对性强,既检验预案执行力,又增强临机反应力,相信我们只要严格训练、精心组织,一定能够练出过硬真本领。”中队长陈计同说道。

精武强能,时不待我。常言道战备训练工作重在平时,贵在积累,难在坚持。中队通过开展“八小练兵”推动训练水平稳步提升,有效提高了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的训练积极性,促进了整体战斗力生成,凝聚力消防救援人员士气,为遂行多样化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