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喋血阴山(七)(1 / 2)

直到抽出那支长长的羽箭时,太史慈才错愕的察觉原来这位就是自己想要较量的人。

对此太史慈有些惋惜,如果这不是在战争,他很愿意和对方比上一场。

不过也没什么所谓,太史慈仅仅是惋惜没有完全见识到对方的箭术而已。

这大概就是王弋看好太史慈的原因,太史慈武艺能排进天下前列,却并不拘泥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战阵之上他更愿意指挥士卒击败敌人,而不是凭借武力阵斩敌将。

当然,太史慈觉得能阵斩最好,毕竟比较简单,弄死对方将军敌军就崩溃了是个很好的选择。

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和一些校尉接触久了太史慈发现他们的指挥能力也很不错,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就像他麾下的副将麹义,现在有谁知道麹义是个什么东西啊?可麹义的带兵能力让太史慈都刮目相看。

为了避免不小心被偷袭反杀导致己方溃败,太史慈尽量回避和敌将一对一的战斗,万一从哪个角落冒出来一个绝世猛人,自己死也就死了,导致王弋战略失败才是大罪过。

提湖律根本想不到自己的死亡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尊重,太史慈也只是草草割下提湖律的头颅后便骑马回城了。

这次的任务已经完成,能不能取得既定效果就要看那些战马给不给力了。

然而回到受降城,太史慈才得知了一个让他十分懊恼的消息。

损失了上千士卒的一次偷袭,效果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

太史慈是特意命令麾下将战马往东城赶的,这么多马匹对于鲜卑人来说绝对能造成恐怖的杀伤。

荀攸也是这个想法,当然他不止有这个想法。

乌孙人遭到毁灭性打击会让匈奴和鲜卑的大营造成联系松散,甚至有机会形成一个防御真空地带,这对于之后的战略很有帮助。

这个目的荀攸确实达成了,丁零人和坚昆人的战力有目共睹,想要解决掉北城的敌军简直轻而易举。

可惜中途冒出来了匈奴人,提湖律那匹战马真的很不错,有一半的战马被它强行领走,跟着托罗奔向了草原。

剩下那一半在转弯的时候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被受降城挡住脚步,现在正溜溜达达在城下吃草。

一部分受到外围马群的阻挡,降低速度后跑去了张郃的营地。

最后一部分确实冲向了鲜卑人,可步度根也算是硬气,不想着支援乌孙,倒是派枪兵将自己大营死死保护起来,战马群没造成多大杀伤。

太史慈得知最终的结果后稍微有些失落,毕竟上千人的死伤没有唤来战果真的有些对不起士卒。

荀攸见状劝慰道:“子义,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如今我等重创乌孙,丁零和坚昆二部必然震撼,待到时机成熟……只要能将匈奴和鲜卑分隔开,击败他们易如反掌。”

荀攸劝慰太史慈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不过众人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

徐荣更是打着包票说道:“我会向主公请命,让主公赐予每位战死的将士一匹战马,这次缴获颇丰,想必主公不会吝惜的。”

见到徐荣这样说,太史慈也就放心了。阵亡的将士家中能够得到一匹战马,那是极为不凡的一笔财富,哪怕不是乌孙那些好马,卖了之后足够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太史慈对着徐荣和荀攸一阵感谢,荀攸却打断了他,并且以劳累为名让他休息去了。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之后,荀攸忽然向徐荣问道:“徐将军,我又一事不明。不知……”

“荀主簿但讲无妨。”

“徐将军,若我没记错的话,数月前文远将军曾捉住鲜卑首领步度根的兄长扶罗韩,在他口中得知了胡人联军具体的民族,我等经过分析也将情报传了过来,不知将军看了没有?”

“当然看了,邺城每一分情报我都有认真观看。”

“不知将军还记得他们都有哪些吗?”

“鲜卑、匈奴、丁零、乌孙、坚昆、以及……”说到最后徐荣忽然说不下去了,他想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一个一直被他忽略甚至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问题。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场胡汉之争,是汉人和胡人联军为了民族生存的战争。

所有人都忘了,他们一直打的确实是胡人,可是胡人联军中不止有胡人啊,还有很多汉人在的,而且还有正规的军队!

徐荣心中震颤不已,他极力回忆着往日战争的细节,搜索着汉人出现的线索。

情报中成说过,胡人将很多汉人做成了粮食做为军粮,也正是因为有这些肉食,步度根才能在这里和他对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