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扩建(2 / 2)

“是男是女有什么区别?上次春节我家那口子就说让你过来吃饭就没来,这次可不许走了啊。”

“……”

林炬到底没打算大胆地说出打算和机器人过的疯狂设想,点点头应承下来。

……

“ISS组织就国际空间站扩建计划及新功能舱段建造有关会议,蒙塔尔、尤里飞抵巴黎商讨。”

4月6日,在巴黎ISS各成员国的代表坐在一起碰头了。

没办法,前进号内五名宇航员的生活画面已经传的到处都是,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其中最有冲击力、在tiktok上流传最广的是与宇航员唐胡兵完成的一次“挑战”。

他从一根辐条舱的底部被另外两名宇航员合力推动,蜷曲双腿不触碰舱壁向前飞行,直接飞过中央的节点舱飞到对向另一个辐条舱的底部,总路程刚刚好100米,全程非常极限地没有歪斜碰到任何东西。

在他的衣服上固定了一台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来了这100米无动力漂浮向前的全过程,以最朴实的方式向世人狂妄地展示前进号空间站内部的广阔。

一百米,在地球上博尔特只需要9.58秒就能从一端跑到另一端,但是从加加林飞上太空,这个距离人类在太空中用了半个多世纪,才实现了创造出连通的一百米生存空间。

如果不是怕停不下来撞到头,唐胡兵完全可以利用低重力的优势达到连博尔特都无法做到的速度打破新的百米纪录,只是那样太过危险,地面不允许。

这段视频对航天界的冲击力超乎想象,直接刺激地各成员国都不得不准备再往前爬几步。

蒙塔尔趁势直接放出了扩建六个舱段,加上桁架增加230吨质量的计划,露西亚则是放了个大招:HGD刚性旋转重力舱段。

当然不是前进号空间站那样的庞然巨物,而是一个更小、更迷你的离心舱段。

旋转直径只有40米,比起前进号的120米小得多,而且仅仅只有两个可供生活的舱段,整体重量还不到30吨。

但这个小东西产生的重力甚至比前进号还大,前进号也只不过产生0.28G重力,而这个迷伱离心舱却能产生0.5G重力,代价则是转速远高于前进号的每分钟两圈,达到了每分钟五圈。

不仅直径更小,角速度还更大,超过了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每分钟两圈的最高转速阈值。

直径小意味着人体在直立状态下身体自上而下受到的重力是梯度分布不均匀,角速度大则会使得大脑出现眩晕、恶心、方向感障碍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

方案的提出者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离心的两个舱段也压根不是给宇航员生活用的:那是睡眠舱。

躺着接受离心力,自然就不会存在重力承受不均匀的问题,而且睡着了看不到参照物也能极大减轻晕眩感。

设计者的思路是让宇航员在睡觉的时候钻进来接受0.5G的重力,睡眠8个小时就能起到无重力下两到三小时的锻炼作用,使得白天的工作时间延长以及提升健康状态,还不用费力去锻炼。

不过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很便宜,整个舱段设计造价在15亿至20亿美元之间,比起建造庞大的离心式空间站只是一个零头,技术要求也要简单得多。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