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决战扬州(一)(1 / 2)

江北现在的局势过于危险了,清军主力南下要进去江北,而明军的主力却不在江北。

这样的情况,朱简灼自然不愿意自己儿子继续留在江北冒险!

不光是因为朱靖垵是他儿子,更因为朱靖垵是现在大明的主心骨。

说一举身系社稷安危也不为过!

如果朱靖垵折在江北,对现在的大明而言,不吝于是一场灭顶之灾。

朱靖垵闻言,却只是摆摆手说道。

“派人返回江南,禀告陛下,就说孤心意已决!”

“且江北战事也离不开孤,孤必须得留在江北主持战事,请陛下宽恕孤恕不能从命吧!”

朱靖垵是此战的主将。

要是他这个主将都因为危险而临阵脱逃,跑去江南,那这一仗不用打大明就输掉一半了。

此战明军由于主力不在,本来就落于下风。

要是军心士气再崩了,那可就真的是不用打了。

是故,朱靖垵作为明军上下的主心骨,他必须得留在江北主持大局才行。

只有他继续留在江北,这一仗才有的打!

张进闻言,张了张嘴,但还是抱拳离去。

转头下了城墙,准备要渡江去南京,向朱简灼回复朱靖垵的答复。

与此同时,朱靖垵派出去的人手也是开始接管扬州码头,主持扬州码头的秩序。

随着军队这个暴力机器下场,很明显的是,扬州码头的秩序开始有序恢复。

古往今来,军队从来都是最大的黑恶势力。

没人敢在全副武装的军队面前炸刺!

与此同时,又有一匹快马一路奔驰至扬州城下,一名明军的哨骑在经过搜身和通报之后,迅速登城来到朱靖垵面前,开口汇报导。

“启禀太子殿下,清军前锋已至天长县”

张进渡江之后,一路快马直奔南京。

抵达南京之后,他径直入城,一路骑马奔至行宫外,才翻身下马。

在经过通报之后,张进被带到了朱简灼面前。

还不等张进开口汇报,便见朱简灼开口询问道。

“怎么样?太子准备何时渡江回南京?”

在问这话的时候,朱简灼的眼睛里满是期盼。

他是真不希望自己儿子继续留在江北冒险!

但张进闻言,却是摇头道。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决心留在江北主持战局,还望陛下恕罪。”

朱简灼闻言,忍不住蹙起了眉头,追问道。

“如今江北的局势究竟如何?我大明可有全胜的把握?”

朱简灼是知道自己儿子手上现在没多少精锐的。

是故,难免对江北战事心存忧虑!

张进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开口说道。

“还请陛下安心,有太子殿下在江北,江北战局必然无碍。”

朱靖垵的威望是通过一场场胜利,不断的堆积起来的。

随着一场场胜利不断的积攒声望,现在明军上下对于朱靖垵这个太子殿下,全部都充满了盲目的信心。

哪怕是现在明军在江北的兵力数量并不占优,他们也相信在太子殿下的指挥之下,他们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简灼闻言,脸上的表情虽然好看了一些,但一双眉头却是依旧紧蹙。

片刻之后,朱简灼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开口说道。

“传朕旨意!”

“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的驻军前来南京,于长江沿岸布防。”

“再调戍卫南京的第五师,以及禁卫师下辖第一禁卫旅,第二禁卫旅,渡江至江北增援扬州战事!”

朱简灼还是有些不放心江北的战局,是故准备要将戍卫南京精锐部队也派去江北增援战事。

甚至就连禁卫部队朱简灼都准备派到江北去!

至于说南京的安全?

其实这点是不用担心的。

南京位于江南。

清军想要进攻南京,就必须得渡江才行。

而明军的水师又不是摆设,怎么可能放清军轻易渡江。

至于说清军突袭渡江?

那就更不可能了。

明军的热气球更不是摆设。

长江沿岸每隔个十来二十公里升一个热气球,长江的南北两岸尽在监控之中。

清军想要突袭渡江根本不可能瞒得住明军布置在天上的眼睛!

再说了,清军主将就算是再怎么的缺心眼儿,也不可能放着好几万明军留在自己的大后方,主力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渡江的。

半渡而击不是闹着玩的!

就连当年明末的时候,哪怕狂傲如多铎,也是在打下扬州之后,才敢发动渡江作战,攻取江南的。

长江天险,可不止是说说而已!

一但清军部队前后脱节,朱靖垵就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将其全部吃掉。

再说了,朱简灼这不是还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份调兵前来拱卫江防了吗?

在他看来,哪怕是南京的戍卫部队被调往前线,这些军队也足以保证南京的安危了。

张进闻言,先是愣神呆滞了一下,随即便忙不迭的开口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

“微臣渡江前,太子殿下曾刻意交代过,让微臣转告陛下,南京的戍卫部队不可轻动的。”

朱简灼闻言,却是并没有要听劝的意思,只是一摆手说道。

“此事朕自有决断,尔无需多言!”

语罢,朱简灼便转头对身边的杨和说道。

“杨和,你这就去拟旨传令,准备调兵事宜。”

杨和闻言,也是懵了,噗通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还请陛下三思啊!”

朱简灼担心儿子有些上头了,但张进杨和等人却还是理智的。

自然会劝谏于他!

朱简灼闻言,却是眼神一冷道。

“杨和,难不成你要抗旨不成?”

杨和闻言,继续咚咚咚的磕头。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但调动南京的戍卫部队事关重大,还请陛下召集内阁商议,不可轻率决断啊!”

南京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大明的首都,皇帝行在所在,其安全的重要性无论何时都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靖垵在渡江的时候,哪怕是手头的兵力紧张,却依旧在南京留了一个第五师,一个禁卫师负责南京的戍卫任务的原因。

南京的安危决不允许有任何的风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