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内战爆发(1 / 2)

诸将见永琰如此,脸上的表情也是都变了。

纷纷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先不说乾隆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光是乾隆忽然驾崩,对于此时的大清而言,就无异于一场晴天霹雳。

现在正处于明清交战的白热化阶段,大清在正面战场上几乎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这样的情况下,大清这边的主心骨却是在这时候轰然坍塌。

这样的事情对于大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但乾隆驾崩的消息彻底传开,那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生出投明的心思了。

还有就是,现在大清所面临的问题可不光是外部威胁,还有内部的威胁。

看眼前的这种局势,永琰并没有放弃要争一下皇位的心思。

而这样的心思,绝不可能只有永琰一个有。

西南那边的十一阿哥永瑆刚经历了一场成都之败,现在或许无力参与到大清的皇位争夺中来。

但是,六阿哥和八阿哥呢?

他们现在可没有被明贼所重创。

他们能甘心居于人下吗?

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一场内乱或许已经无法避免。

内忧外患之下,大清真可谓是风雨飘摇。

一但有什么地方不对,亡国或许也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情了。

永琰见此,目光扫视一圈,语气严肃冷硬的开口说道。

“皇阿玛骤然驾崩,死的不明不白,本督身为人子,绝不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是故,本督决定要点兵东向,去京城向老十七讨一个说法,为驾崩的皇上讨一个说法。”

“诸位将军,谁赞成,谁反对?”

永琰的眼神冷冽的扫视一圈。

在他身后的屏风内,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刀斧手,影影绰绰,刀斧手手上的利刃寒光闪烁。

永琰的态度很明确,表面上问的是谁赞成谁反对。

可要是真有人敢反对,那可就别怪他永琰手下不留情了。

谁要是敢在这时候和他永琰唱反调,那今天他是肯定走不出这间房间的。

闻言,西北大营的清军诸将都沉默了。

一个个都在低头沉思,思索着这事情的得失利弊。

只是,就在众人思索着得失的时候,陕西提督马春最先站出来说道。

“末将遵命!”

语罢,他便打千儿下跪在了永琰面前。

而马春之所以最先表态,则是因为他实在没得选。

永琰在抵达西安之后,

现在马春虽然依旧挂着陕西提督的名头,但实权却是有限。

是故,马春其实没得选!

为了给永琰留下一个好印象,永琰话音刚落,他便站出来表态了。

一旁的甘肃提督图德海见此,也是站出来说道。

“总督大人,末将附议!”

图德海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很简单。

因为图德海是永琰母族那边的人,从立场上来说,他天生就是站在永琰这边的。

剩下的众人见陕西提督和甘肃提督这两位大佬表态,也是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见此,西安将军和裕以及伊犁将军穆特恩这两位八旗大员,也只能是表态支持。

只是,心中依旧难免有所疑虑!

他们现在也是对大清的将来感到迷茫!

乾隆驾崩,明贼虎视眈眈,而大清的这几个手握重兵的皇子却是要为了争夺皇位而爆发内战。

如此内忧外患之局势,大清还有未来可言吗?

……

快马奔驰,马背上的骑士显得风尘仆仆。

吁的一声,福康安勒停了战马。

他随手擦了一把脸上的灰尘,将目光看向了前方那座好似巨兽趴伏在地上般的高大城墙。

眼神中满是血色,表情中更满是疲惫和难掩的悲伤。

皇帝驾崩了!

这则消息福康安已经接到很长时间了。

只是,直到军机处的行文下达,他才敢抛下手中的事情,赶回京城奔丧。

如今,京城马上就要到了,福康安心中难免生出了一股不真实的感觉。

皇上,难道真的驾崩了吗?

他犹记得自己当初刚离京的时候,皇上的身体还是很好的,说一句龙体康健并不为过。

这才多长时间啊,皇上怎么就驾崩了?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有皇上身体抱恙的消息传来,但福康安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皇上竟然这么快就驾崩了。

每每想起皇上生前对自己的信任和爱护,福康安心中的悲伤就难以掩盖。

怎么说呢,当年傅恒病故的时候,福康安都没有像是现在这么难受。

“主子,前面就是京城了。”

“咱们待会儿回京之后,是先回府,还是先入宫?”

一名福康安的戈什哈开口询问道。

福康安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先入宫吧!”

“皇上急召本将军回京,肯定是有要事相商,不可耽搁。”

福康安现在口中所说的皇上,并非是驾崩的乾隆诈尸了,而是已经登基继位的十七阿哥永璘。

年号嘉庆!

在意识到秘不发丧,将自己的几个哥哥骗回京城干掉的事情行不通之后,永璘便改了主意。

选择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拿出乾隆的遗诏,玩了一出灵前继位。

想要通过这一手,将自己推上了大位,获得了对大清正统性的强宣称。

然后再靠着大义名分来压制自己的几位兄长!

只是,效果却是并不明显。

即便嘉庆登基,可永瑢和永琰的态度却是仍旧没变。

他们就差公开举起反旗了!

无可奈何之下,嘉庆也只能是下令召福康安回京。

在阿桂,丰升额,海兰察等宿将一个个都栽在明贼手上之后。

福康安现在已经是满清的

如果嘉庆能得到福康安的支持,他便有把握能够击败永瑢和永琰二人,成功坐稳皇位。

是故,在登基之后,永璘

福康安话音落下,一行人继续纵马向前。

很快,他们便一路奔驰到了京城外。

此时的京城大门口,一片缟素。

城门和城墙上都挂着白幡和挽联,往来的行人都是面露悲戚之色,披麻带孝。

走进城门,更是仿佛进入了一处纯白色的世界。

街道两侧的建筑上,树木上,都挂着白布。

黄土路上洒满了白色的纸钱。

隐隐的可以听到一阵阵的哀哭声。

乾隆驾崩,福康安心中本来就很难受,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他的脸色就更是不好看了。

他的眼眶瞬间便红了!

但是,最终他还是强行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继续纵马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很快,福康安便来到了皇宫外。

但却是被执勤的御前侍卫给拦了下来,但还没等福康安开口解释自己的身份。

只见皇城的城墙上探出一颗脑袋来,旋即便是一道福康安很熟悉的声音。

“是抚远大将军回来了吗?朕已经在这里等你多时了!”

福康安下意识的抬头望去,然后便看到了永璘的那张脸。

永璘站在城头,十分热情的冲福康安挥手示意。

然后转身提着袍子的下摆,顺着城墙马道往下跑去。

不多时,永璘便来到了城门口。

福康安见此,连忙下拜道。

“奴才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璘见此,却只是上前几步,将福康安搀扶起来说道。

“大将军免礼,快快请起!”

等将福康安搀扶起来之后,永璘接着说道。

“朕在京城等侯将军多时了!”

“可当真是令朕望眼欲穿啊。”

“不过,既然将军回来了,那朕便也安心了,有将军在,那些逆贼就翻不了天去!”

永璘的态度略显讨好的说道。

和自己的两位哥哥比起来,他最大的劣势就是手上没有实打实的兵权。

真打起来的话,永璘没把握京城的戍卫部队一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是故,他这才会舍下身段去拉拢福康安。

因为,如果他能让福康安这个抚远大将军态度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话,永璘也就有了和永瑢以及永琰分庭抗礼的资本了。

福康安面对永璘如此殷勤的态度,也是有些错愕,当即略显惶恐的开口说道。

“有劳皇上降阶以迎,奴才实在惶恐!”

福康安知道永璘的打算,但正因为他知道永璘的打算,是故才感觉压力颇大。

永璘见此,却也只是呵呵一笑,态度不变,继续开口说道。

“皇阿玛驾崩前曾经和朕有过交代。”

“皇阿玛对朕说,等他老人家驾崩之后,朕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就找大将军帮忙,大将军被他视为子侄,定然不会对朕所遇到的困难坐视不理。”

“既然皇阿玛视大将军为子侄,那对朕而言,大将军就是朕的兄长。”

“今日是做弟弟在迎接兄长回京,而非是君臣之间的虚礼,大将军何必惶恐?”

永璘的态度十分诚恳的说道。

在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

事实证明,永璘虽然年纪轻轻,但演技却是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知道自己手上没什么资本,是故想要通过给福康安提供情绪价值,来拉拢福康安站队。

福康安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愣。

但旋即他的眼眶便又红了!

只不过,他并不是被永璘的话语所感动了,而是通过永璘的话语,让他想起了乾隆曾经对他的看重和恩义。

福康安深深的看了永璘一眼,终于开口表态道。

“皇上放心,既然先帝选择了您来继位,那我福康安就一定会站在您这一边,帮着您坐稳这皇位。”

福康安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光是因为永璘对他的亲善,更是因为让永璘继位是乾隆的选择。

而乾隆的选择,就是他福康安的选择!

永璘闻言,眼睛一亮,开口说道。

“兄长快随朕来,朕在宫内设了宴席,为兄长接风洗尘!”

福康安闻言,点头说道。

“奴才遵命!”

虽然永璘称呼他为兄长,但君臣有别的规矩福康安还是拎得清的。

永璘作为皇帝,可以为了拉进关系,称呼他兄长。

但福康安作为臣子,却是绝不能在这样的事情上托大。

语罢,福康安跟着永璘一路走进了皇宫……

……

盛京城外,大校场!

永瑢端坐在一张虎皮大椅上,目光炯炯的盯着校场上的演武。

一队队清军士兵正在迅速变换着阵列。

枪炮声齐鸣。

一队队精骑于战场上驱策奔驰,马蹄声隆隆作响。

盛京大营下辖的清军正在演练着步骑协同的战术,为接下来的入关作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永瑢看着校场内那威武雄壮的大军,眼神里满是满意之色。

在他看来,有此大军在手,天下之大他皆可去得!

就在这时候,他的亲随小允子一脸凝重的走到了永瑢身边,开口说道。

“主子,关内急报。”

永瑢闻言,眉头下意识的一皱,旋即询问道。

“什么事情?”

小允子闻言,将手中的一封急报呈递到了永瑢手边,开口说道。

“回主子的话,关内那边传来消息,十七阿哥他在灵前继位了……”

永瑢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其中满是愤怒和不敢置信。

他动作麻利的将急报给展开,然后翻阅了起来。

很快,他脸上的表情就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看。

看着这封急报上的内容,永瑢气的身体直发抖。

“他……他怎么敢的!”

“这个永璘他怎么敢的!”

“他在这个时候登基称帝,就不怕天下皆反吗?!!”

小允子见此,俯身下去询问道。

“主子,此事我等该如何应对?”

永瑢闻言,思索一阵之后将目光看向了小允子,开口询问道。

“小允子,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小允子闻言,开口说道。

“回主子的话,奴才建议主子也在盛京登基称帝,昭告天下。”

“如此的话,我大军之士气必然振奋。”

“即便在此时发动入关作战,我军也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这年头皇权的神圣性还是很高的。

一但让盛京大营这边的清军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子,而是登基称帝了的新君,那他们的士气无可避免的将会受到影响。

而这,对于永瑢来说,绝非一件好事。

本着最朴素的,敌人有的我也要有的思想,永瑢若想要兑消掉永璘登基之后兑他所部兵马的士气影响。

那他也登基称帝,用皇帝来打败皇帝,便是最佳的选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