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杀人与善后(1 / 2)

身材肥硕的周康看着眼前报纸上的朝廷公告,一张胖脸瞬间憋得通红。

“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关乎民生的物资涨价上限,最高不得超过原价的百分之二十?”

“连我们这些做生意的涨价涨多少都要管,朝廷是不是管的太宽了点?!”

一旁的账房先生刘民见此,忍不住有些心虚的询问道。

“掌柜的,那我们怎么办?要听朝廷的降价吗?”

周康闻言,瞬间便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嗷的一声窜了起来,开口说道。

“降价?降什么价?”

“咱们做生意的低买高卖,追涨杀跌,那不是应该的吗?凭什么朝廷说降价就降价?”

“自古以来还没听说过谁家朝廷还管做生意的涨不涨价呢。”

“不行,这价绝不能降!”

周康心中忍不住吐槽,这大明打回来还不如大清时候呢。

最起码,大清时候朝廷可不会管他们做生意的涨不涨价。

刘民闻言,尚有些忌惮的开口说道。

“掌柜的,咱们这不降价,万一朝廷将来追究下来怎么办?”

周康闻言,原本的张牙舞爪瞬间消失不见。

身为一个从小便在这个封建皇权盛行的时代长大的商人,周康心中对朝廷对皇权天生便充满了敬畏。

说到朝廷,他心中不由得先怯了三分。

但是,最终贪婪还是战胜了恐惧,周康一咬牙开口说道。

“怕个鸟?最近这给粮食涨价的粮商多了去了,朝廷还能都给砍了?”

“法不责众嘛!”

“再说了,即便朝廷追究下来,也是我这个做掌柜的顶着,找不到你头上去。”

刘民见此,也只得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便转身继续做事去了。

见刘民离开,周康却是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虽然他嘴上说的不怕,但心中却也着实有些没底。

咬咬牙,周康从桌子上取来纸笔,准备要写信询问一下他相熟的几位粮商,看看他们准备如何应对朝廷让他们给粮食降价的公文。

争取大家能够一起抱团取暖。

……

向河站在人群中排队,看着即将轮到他的队伍,表情难免有些激动。

只是,就在这时候,队伍后方忽然有人开口喊道。

“都别在这里排队了,去城外火车站去。”

“朝廷在火车站那边平价售粮呢,都是今年的新米,一斗白米才二百文,比这些无良奸商的米价可便宜多了……”

吵吵嚷嚷吸引了向河等人的注意力,他们下意识将目光向后望去。

只见原本排的黑鸦鸦的长队瞬间变散了,一群人呼啦啦的往城外火车站的方向跑去。

向河看了一眼几乎要跑光了的人群,又回头看了一眼瞬间变得门可罗雀的周家粮铺,也是一咬牙,干脆随着人流向城外跑去。

粮铺里的几个伙计见此一幕,忍不住一阵面面相觑。

拼命挽留客人,但客人反而跑的更快了。

对此这些伙计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客人不买,他们总不能强买强卖不是?

一群人也只能是将消息汇报给了周掌柜。

周康闻言,却是黑着脸说道。

“没事,不用担心,那些人现在跑了,迟早还得再回来乖乖排队。”

“朝廷平价放粮应该不假,但能放多少可就没个一定了,我就不信朝廷手上的粮食真能满足京城上百万人口的所需不成?”

在说这话的时候,周康的语气极为笃定。

因为,这是他和另外几位掌柜的共同商议出的结果。

语罢,周康又咬咬牙说道。

“去,把售价牌上的售价给本掌柜换了,不管是白米还是白面,一斗再涨十文。”

几名伙计闻言,也只能照办。

……

随后,事情果然按照那些粮商所设想的经过发展。

朝廷在火车站向京城百姓平价售粮的事情不假,但粮食的数量却并没有多少。

差不多也就每天两三万石的量。

根本不足以满足京城百姓的所需。

接连几天下来,每天都有京城百姓在朝廷那里没买到粮,最终只能回到粮商这边继续排队买高价粮。

只是,当百姓们回到粮商这里排队买粮时,所得到的却是粮食再次涨价的坏消息。

正因为如此,人心中的怒火正在不断的积攒。

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现在京城缺粮是客观事实,人们即便再怎么愤怒,也得吃饭啊!

向河倒是比较幸运,第一天他就从朝廷那里买到了平价粮,回家让老婆孩子吃了顿饱饭。

但等过了几天,家中的粮食又吃完了之后,他再一次去买粮时,却是没能买到。

接连几天,还没轮到他,朝廷的平价粮便被抢购一空。

当然,之所以朝廷的平价粮被抢购的这么快,并非是因为朝廷准备的粮食很少。

而是有不少粮商从中使坏,专门雇人去朝廷那里排队低价买粮,然后运回自己的店铺掺点陈米杂粮,再高价出售……

向河之所以知道这点,那是因为他早就听说了,周家粮铺的周掌柜便是这样做的。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是苦着脸再次来到了周家粮铺外排队。

粮铺外乌泱泱的人群好似天空中飘着的乌云。

气氛压抑且凝重!

因为,今天周家粮铺的粮食又涨价了,一斗白米已经涨到了四百五十钱……

并且看这趋势,后续还有可能会再次涨价。

就在粮铺外大排长龙之时,伴随着一阵马蹄声,街角出现了一队兵丁。

这队兵丁人人穿着整齐干净的军服,戴着飞碟盔,脚上穿着白底黑面的簇新布鞋,腰间的皮带上还挂着刺刀和弹药袋,火枪背在肩膀上,看起来威风凛凛。

这队兵丁出现之后,直奔周家粮铺而来。

正在排队的众人见此一幕,都忍不住一阵面面相觑,眼神中隐隐有畏惧的情绪。

这队兵丁出现后,所有人都在下意识的后退,想要离这些当兵的越远越好。

这年头,兵和匪的性质是差不多的。

俗话说的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虽然当下明军的军纪严明,严禁士兵烧杀抢掠,扰民害民。

但明军本质上来说却还是一支封建军队。

他们效忠的对象是皇帝,而非人民。

一支封建军队,你指望他们对百姓能有多友善?

百姓害怕才是正常的表现。

这一队兵丁抵达周家粮铺门前,为首的一名军官翻身下马。

锃亮的皮靴非常的亮眼,身形挺拔高大,看起来意气风发。

一名粮铺里的伙计便主动迎出来说道。

“军爷您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