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盛希泰高考(1 / 2)

第471章 盛希泰高考

该忙的都忙完了,盛连成夫妻惦记着家里头,于是盛希平开车,把父母还有盛欣玥盛欣琪都送回林场。

这回没啥事儿了,盛希平特地去养殖场看了看,跟刘玉江又交流了一下养殖场日常管理和今后发展的问题。

养殖场离着村屯有些距离,平日里也不让闲杂人过去,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换衣服消毒之后再饲喂动物。

防疫方面,必须要小心谨慎,一个弄不好,付出的心血可就白瞎了。

发展养殖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总得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能着急。

这一点,盛希平和刘玉江都很清楚。

“大哥,咱好好干,养殖场将来肯定大有前途。信我的,肯定没错儿。”

对于养殖场未来,盛希平另有打算,只是眼下还不好说太多。

“那肯定的啊,我兄弟出的主意,还能差了么?”刘玉江搂着盛希平,哈哈笑道。

盛希平难得回林场一趟,少不得要去找郑先勇,给场部众人还有通勤车司机,都送了些东西,谢人家给出车。

晚间,张淑珍做了些好菜,把刘家爷俩还有郑先勇,都叫到家里来喝酒。

酒桌上,郑先勇忽然提起来,想让他家小儿子,也跟着盛希平出去闯荡闯荡。

郑先勇家俩儿子,老大郑兴比盛希康大一岁,前几年招了全民工,现在是油锯手。

老二郑华跟盛云芳是同学,他赶的机会不好,没招上全民工,招的是农林工。

农林工,顾名思义,就是不光要干林业的活,还得干农业的活。

就像当年盛希平他们那些知青似的,春夏种地种菜,冬天上山采伐。

郑先勇心疼孩子,就把小儿子安排到加工厂去上班了,寻思着让他锻炼几年,到时候提上来当加工厂的厂长。

前川林场的加工厂,前几年有盛希平领着,效益不错。

盛希平辞职去南方闯荡,加工厂这边少了个真正能主事的人,接不着新订单,就靠着以前那点儿老订单维持着,反正属于饿不死也撑不着的一个地方。

即便如此,加工厂里的工作也是很多人眼里的香饽饽。

没办法,这林场待业青年一茬儿又一茬儿,去年又招了一大批的农林工。

相比于农业队的活,加工厂那就是好地方,不少人打破头都往加工厂里挤。

“这不是嘛,加工厂效益一般,厂子里用不上那么多人。

大集体那边想要发展棒槌,就把农林工抽调出来去参地干活。老二不乐意去参地,成天跟我磨叨。

我寻思着,要不然就让他跟着你,别管干啥,总比去种地种棒槌强啊。”郑先勇一边说着,一边叹气。

前川林场分管大集体的领导,觉得种植人参效益不错,所以从局里贷了款,也在秃顶子那头批了块参地,发展人参种植业。

所以,场里这一批农林工,全都要抽调过去,干参地的活。

郑先勇这人实在,也顾全脸面,林场的农林工都去参地干活了,他要是把小儿子继续留在加工厂,怕别人戳他脊梁骨。

所以郑先勇就动员老二,让他先去参地干活,等有机会了,再想别的办法。

郑华这小子今年二十二,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高中毕业,结果却要去种地种棒槌,不甘心。

再加上,盛希平带着王建设等人南下闯荡,都挣了不少钱,郑华也看着眼热。

于是几次三番在父母跟前念叨,想要辞了厂子的工作,投奔盛希平。

郑先勇夫妻自然是不乐意的,农林工待遇再怎么不好,那也是工人啊。

盛希平那头再挣钱,也是个体,眼下看着是挣点儿钱挺红火,可是往长远了看,还是工人吃香。

当工人,有单位管着,老了还有退休,干个体能指望谁啊?

可是架不住郑华成天磨叨,郑先勇夫妻被儿子念叨的烦了。

再加上这次盛家办喜事,郑先勇也算是大开眼界,原本的观念随之动摇。

正好盛希平回来,郑先勇借着酒盖脸儿,就提起了这事儿。

“叔,我在松江河火车站北,置办了很大一块地,打算建一处木材综合加工厂。

目前初步想法,是包含家具车间、各类板材车间、卫生筷子和冰棒车间。

小华要是真不想在林场,叔你问问他,乐不乐意来我的厂子干?”

盛希平要建的是木材综合加工厂,不是单一产品,而是木材的综合利用。

厂子占地很大,规划图是盛希平请林建设计院的人帮忙画的,目前已经规划出好几个车间。

过些时候,厂子破土动工,估计最快也得明年能投入生产。

这么大的厂子,光是工人就需要不少,更别说管理层了。

盛希平就一个人,也没长八只手,必须得有相应的熟悉木材加工的人,负责车间管理。

回来之前,盛希平已经把俩堂弟分别弄去复合板厂还有纤维板厂当学徒工了。

工资由盛希平给发,俩人主要是过去学习一下相关的技术,不求多么精通,最起码知道一些生产环节。

将来有机会,盛希平还打算,把他们送出去学习新技术。

没办法,自家弟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前程,盛希平也舍不得让他们扔了好好的工作回来。

那就只能培养旁人呗,堂兄弟怎么也比外人强点儿。

郑先勇跟盛家关系不错,盛希平这几年没少麻烦人家。

郑华也算是盛希平看着长大的,对这孩子印象还不错。

反正是缺人手,那用谁不是用啊?

毕竟郑华从小就在林场,又在加工厂干过一阵子,多少有底子,比盛希文他们还强点儿。

“呦,那敢情好,回头我跟他说,问问他的意见。

希平啊,你这孩子仗义,够意思,没卷了叔的面子。来,叔敬伱。”

郑先勇一听,特别高兴,非得拽着盛希平,敬他酒不可。

“别,别,叔,哪能让你敬我啊?该是我敬你才对。这几年,我可没少麻烦叔。”

盛希平连忙双手捧着酒杯,跟郑先勇碰了下,一口干了。

众人在盛家喝到了快八点,这才各自散去。

郑先勇喝了不少,晃晃悠悠回到家。

一进门,就指着小儿子的鼻子,嘴里不干不净的骂道,“小瘪犊子,一天天为了你,我上老火了,还得拉下脸来替你求人。”

郑先勇的媳妇一见这情形,不由得皱眉,赶紧过去扶住了丈夫。

“你说你啊,出去喝酒就喝酒呗,你喝多了回来家骂儿子干啥?

老二哪地方又招你了,你劈头盖脸的就骂他?”

“我不骂他骂谁?好好的工作他不干,种棒槌咋地了?那活就不能干啊?

非得起高调撂挑子,还得我豁上脸去求人,我不骂他还留着他?”

郑先勇晚上没少喝酒,从盛家回来,路上又被风溜了下,这会儿酒劲上来,说话的声音挺大,舌头也有点儿发硬。

“爸,你去求谁了?是不是我希平哥?他答应了么?”

郑华过来扶着他爸,一听这话,立刻瞪起眼睛来,激动的问。

“是啊,我不求他还求谁?希平说了,他在松江河要建一个挺大的木材加工厂,问你乐不乐意过去?”

郑先勇脱鞋上炕,往间壁墙上一倚,斜着眼睛看小儿子,哼了声道。

“乐意,当然乐意,只要别让我种地种棒槌,干啥都行。”郑华一听,高兴起来。

“那你明天早晨收拾收拾东西,去找他吧。

厂子那边很快要破土动工,挺忙的,你正好过去给打打下手,跟人家好好学学。”郑先勇摆摆手,嘱咐儿子。

“出门在外,不是在家里,少耍你那少爷脾气,有点儿眼力见儿。

嘴勤快、腿勤快,不懂的就问,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听懂了没有?

小兔崽子,我可警告你,你要是不好好干,回来我砸折你腿。”郑先勇指着儿子,一顿威胁。

“知道了,爸,你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丢脸的。”

郑华高兴的点头答应了,急忙就去西屋,收拾自己的衣服行李等东西。

二十号一早,郑华跟着盛希平,一起去了松江河。

至于他的工作,林场还有不少待业青年呢,暂时可以让旁人顶着郑华的名去干活。

六月二十七号,农历五月二十八,华阳木材综合加工厂主体破土动工。

盛希平把县里、松江河各部门的领导,都请来参加奠基仪式,现场隆重又热闹。

厂区的整体设计,是请林建设计院的人给画的施工图,厂区建设,经由周明远牵线,承包给了林建三处的施工队。

林建三处在松江河一共有职工七八百人,各类机械齐全,林业局能有今天的规模,林建施工队功不可没。

厂子动工建设,施工初期,盛希平肯定要在跟前儿盯着工程进度,一时半会儿的,他是没时间回南方了。

盛希平在火车站南面,租了两栋平房,挂牌华阳木材加工厂施工建设项目部。

他从南方带过来的那几个员工,还有郑华、盛希文、盛希武等人,都安排在这边住着。

这么大个工程项目,光是这几个人盯着哪里够用?

得知盛希平这边忙不开,陈维仁、王建成、王建业,还有张志强、张志刚、高海祥、潘福平等人,全都过来帮忙。

这个季节,林场没那么多活,他们搁家里也就是搞副业啥的,不如过来给盛希平帮个忙。

等落雪后冬运生产开始,正好这边没法干活,他们再回林场就是。

一群大小伙子,只有几个结婚了,多数都单着呢,这日常生活也是问题。于是盛希平专门雇了俩人,专门给大家伙儿洗衣服做饭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